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古希腊出现思想盛世时,东方的华夏同样出现了哲学上的兴盛】

    【三千年前,这个思想文化上的盛世,也正是战乱时期】

    嬴政心中若有所感,同时倍感骄傲。

    是他,结束了乱世,统一了诸国!

    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位置,六国故旧齐齐想起故国,或愤恨,或怀念,或忧伤,或庆幸。

    天幕终于说出了那个名字,说出了后人对这个战乱时代的定义: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我们知道,诸子百家不止百家,有许许多多的学派】

    【目前流传到后世的,主要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医家、小说家十二家】

    淳于越心情激动,花白的胡须颤抖:“有我儒家!有我儒家!”

    李斯眼神微微阴沉:他知道法家一定能流传下去,可是为什么排在道家、儒家、墨家后面?墨家都已经分裂成三派不成气候,凭什么压在法家上头?

    王翦老怀欣慰,对自己同样是武将的子孙说道:“看来我兵家后继有人,老夫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扶苏松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父皇,那一位如巍峨高山的帝王。

    看来父皇并没有采纳李丞相的焚书意见,不然这百家之名不可能传到后世。

    嬴政神色波澜不惊,看不出喜怒,也让人猜不透想法。

    【有关诸子百家的学派思想和书籍,我们在课上都有学过,就不细说了】

    众人一下子都急了:不是!你说啊!我们还想透过天幕把自己的学派传播给全天下更多的人!

    他们完全不介意让自己的学派更壮大一些!

    【今天主要是与古希腊哲学家做对比,所以选几位地位特殊的哲学家简单介绍一下】

    【古希腊有七贤之一的泰勒斯,东方有老子,都是哲学思想的启蒙者】

    【泰勒斯的生卒年是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548年,而老子的生卒年是公元前580-前500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幕下,不同的地方响起道家弟子传唱老子思想的声音。

    在朝堂,在乡野,在山陵,在江上。

    他们或含笑抚须,或悠然自得,或山间砍柴,或江山垂钓。

    虽然衣着不同,年龄不同,但是相似的是那一份悠然自得,旷达闲适。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始祖】

    【与孔子的《论语》为弟子收集的语录不同,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是先出土《德经》,后出土《道经》,而且该书前后理论一贯,为一家之言,后世史学家认为《道德经》是老聃自著,而并非弟子辑录,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初】

    “后世人对挖坟还真是执著,也不知道马王堆是哪个倒霉家伙的坟墓,总感觉有些耳熟……”刘彻微微皱眉,对自己的茂陵十分担忧,“这个长沙马王堆,是大汉的长沙国吗?”

    现在的长沙王,是汉景帝的第六个儿子,刘发。

    刘发不怎么有名,但是他的后代十分有名,便是大名鼎鼎的汉光武帝,刘秀。

    战国第一女尸,湿尸辛追夫人,是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主人,也是利苍的妻子。

    长沙马王堆二号墓的主人利苍,是长沙王的丞相,不过是汉初刘邦时期“吴氏长沙国”的丞相,比刘发更早。

    吴氏长沙国的初代长沙王吴芮,跟随刘邦打天下被封,还有个很出名的女婿,淮南王英布。

    英布后来叛乱,逃到长沙岳父家,结果被吴芮的儿子举报抓捕,又被刘邦斩杀。

    现在的长沙王刘发,是汉景帝酒醉后宠幸后妃侍女所生,因为身份卑微不受宠,才被扔去了地理位置不好的封地。

    无论是初代长沙王,还是现在的长沙王,都是很有故事的人。

    此时提起长沙国,想起那些与皇室相关的往事,大汉众臣表情各异,不敢搭话。

    【老子的地位在华夏史上十分崇高,道家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并列】

    【在本土宗教道教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是道祖】

    【从《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列为神仙】

    【汉恒帝还亲自祭祀老子,把他尊为仙道之祖】

    “原来这样可以成仙?”寻仙问道爱好者嬴政发出惊喜的声音。

    “是修书可以成仙,还是成立宗教可以成仙?”刘彻跃跃欲试,就差直接说,要不朕也自封成仙?

    这两位,一位频繁东海巡防求仙,一位频频拜月求仙。

    都嗑仙丹,都迷信方士,都被不同程度的欺骗过,可谓是很有共同语言。

    【为什么第一个说老子呢?】

    【因为老子不仅仅是道学的创始人,还是先秦诸子的启蒙者】

    【老子的天道观、宇宙观发展为庄子哲学,无为论发展为申、韩的法家权术,军事思想发展为孙子兵法,无名论则发展为名家辩学】

    【同时,老子对世界哲学家都有影响】

    【16世纪,随着各国传教士来到中国,《老子》一书传到欧洲,影响了德国哲学】

    【德国19世纪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读过老子的哲学,对老子大加赞赏,他的辩证法受到老子对立转化思想的影响】

    【哲学家温第施曼把《道德经》看做人类原发性只会的重大著作,认为它不仅是道家和中国的一部圣书,也是人类的一部圣书】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道德经》的发行量,在欧洲和世界各地仅次于《圣经》】

    “治大国如烹小鲜,什么意思?”

    电车上,戴着绅士帽的先生手拿最新报纸,看着记录总统先生最新国情咨文的报纸内容,被一句闻所未闻的话语吸引了注意。

    邻座的先生也探过头来:“小鲜是海鲜吗?治国跟做饭有什么关系?”

    一位戴着单片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士插话:“总统先生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不能随便翻动,我们革命后是人民为主,雇政府为仆人,以后在美国是我们人民说了算!”

    绅士帽先生恍然大悟后,对这句话的出处起了兴趣:“这句话真有意思,我想知道是谁说的。”

    “听说是一位来自古老东方的哲学家,名叫老子……”

    电车上的交谈在继续,电车下,同样有一番热议。

    报童挥舞着印刷着书店广告的报纸吆喝:“XX书店老子新书已到!”

    在他身后,书店门口人群拥挤地举起钞票呐喊,店员努力维持秩序:“老子新书刚到!大家都有不要挤!”

    “我要一本!”

    “我要三本!不,五本!”

    “不许多买,限购!限购!”

    一番盛况,让天幕下的众人都能看出来外邦人对老子的追捧。

    道家子弟顿时各个喜气洋洋,比自己名留青史还要高兴。

    【老子提倡君王“无为而治”,在汉朝建国初期,以黄老学说实施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很好的纾解了秦末百姓苦于秦二世□□的压力,汉朝逐渐走向正规,先后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等数个和平盛世】

    【黄老学说指的是黄帝和老子,继承的就是“道”的思想,不能不说一句,老子真牛!】

    “文景之治!”刘彻十分兴奋,他父亲刘启谥号是“孝景”,祖父刘恒庙号太宗,谥号是“孝文”,这称赞的明显是前朝。

    更让他隐约有期待的,是“汉武盛世”,在父皇之后,莫非这个“武”就是自己的谥号!

    “恭贺陛下!”大臣们更高兴。

    听听这一个个盛世,这说明大臣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辅佐君王打造出一个个盛世,自己也能一起万古流芳!

    【说了老子,怎么能不提孔子?】

    【孔子也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苏格拉底,但是从时间上来说,孔子更接近希腊哲学的创始人泰勒斯,和传奇哲学家恩培多克勒】

    【泰勒斯的生卒年是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548年,恩培多克勒的生卒年是公元前495年到前435年,与孔子的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更为接近】

    【而苏格拉底相对于来说是个小年轻了,大约于公元前470年出生,于公元前399年被处死】

    “的确年轻许多!”

    “孔圣人发明儒学时这姓苏的还没出生呢!”

    此时,轮到儒家弟子们发声,一个个十分热情,完全不顾李斯等法家大臣在一旁嗖嗖的冒冷气。

    天幕直到现在还没提到法家,让法家大臣李斯等人对未来有些预感不妙。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被尊为儒教始祖,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公元一世纪,孔子文化南下越南,东渡日本。早在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于汉城,祭孔于文庙】

    【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指定儒学为官学,大力推广,贵族和百姓都学习《论语》,旧体制的初高中大规模实行汉学教育,日本人对《论语》和对孔子强烈依恋】

    “想不到蛮夷之人也会主动学习孔圣人学问,是可教化之人。”淳于越倍感扬眉吐气,在咸阳宫内腰杆都挺直了。

    “看来我的理论是有用的。”未央宫内,董仲舒想着还没来得及呈阅到帝王面前的奏折,心里信心满满。

    既然后世儒学如此兴盛,想必自己天人感应的理论一定是对得!

    【这里重点提示一下,是孔子的影响力,不完全是儒家的影响力】

    【我们现代人有句话“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后世的儒家歪曲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后人虽然一代代被封为“衍圣公”,但是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能稳稳继承爵位,你说奇妙不奇妙?】

    【对于明清时期,儒生们把好好“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儒学改成“三纲五常”“缠足守节”的假道学,现代人是不认可的】

    明清位面的儒生正高兴着,突然听到天幕不但点名明清,还把他们开除儒家,称自己为“假道学”:???

    “果然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偏偏天幕又回了一锤:

    【不仅现代人不认可,周边国家也不认可】

    【日韩等东亚国家,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他们学习孔孟之道,学习唐诗宋词,学习花道茶道,甚至学习我们的民俗和鬼怪文化】

    【但是,他们不学我们的缠足和贞节牌坊!】

    【说来人家也不傻,知道不是好东西,但是我们明清时候的男人们喜欢,你说神奇不神奇~】

    明清男人们齐齐被气得老血吐出:“噗——”

    插入书签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