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 179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前面说过,韩国抢夺华夏的牛郎织女七夕文化,牛郎织女在华夏的历史上,也是经过漫长的演变。】

    【“牛郎织女”是华夏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嬴政:???

    孟姜女是谁,为什么要哭长城?

    他冥思苦想,修长城的匠人中,也有女性工匠,难不成,是太辛苦了所以哭?

    大秦还没有这个民间传说,但是看起来又与大秦有关系,一时间让嬴政等秦人齐齐疑惑了。

    正在修的长城上,工匠和徒隶们互相打听:“哪位女匠人叫孟姜女?”

    “是不是太累了,累哭了?”

    监工的小吏非常害怕,对着负责的将领连连保证:“我真得没有克扣伙食!也没有贪污工钱!更没有调戏女工匠!”

    将领对小吏媚上欺下的本性非常了解,所以他认为,现在没有那是因为天幕重视,在原本的历史上没准就有,所以才让那孟姜女哭到天下皆知、后世流传,一看就是天大的冤案。

    “现在没有,以后也要没有。”将领扫过每位负责的官吏,语气淡淡,却带着威胁,“长城大家都盯着,你们若是犯了什么错,不怕自己家人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蒙羞就尽管放肆。”

    一群官吏齐齐一肃。

    大秦,可还挂着二世而亡的危机的。

    若是因为他们压榨,导致修长城的徒隶反了,那不就是大秦亡国的罪人了吗!

    “我们一定按要求办事!”

    “陛下如何要求我们就如何做,保证不节外生枝!”

    ……

    这样的誓言还发生在其他大工程的官吏之间,也无形中让官吏故意以势欺人的事情少了许多。

    【最初,他们是叫做牵牛星和织女星,原本根本不是夫妻,而是同事。】

    【名字的更改也意味着身份的转变,牵牛星从天上的星君变成了凡间的放牛娃,因为老牛的帮助能娶到仙女,就如同明清小说里的套路,凡间的落榜秀才遇到狐仙后一边金榜题名,一边迎娶公主或者丞相千金,从这里也能看出世俗的喜好。】

    公主们:“呸!”

    你都落榜了还想娶公主,而且还不是靠自己本事,是靠别人,太没用了点吧!

    丞相千金:“晦气!”

    明清根本没有丞相,千金们心态还稳得住。

    可是大唐的丞相过于多,丞相千金们感受到了危机,对老父亲谆谆告诫:“爹,咱家不是一般人,一定要门当户对!您可千万别被哪个考生的甜言蜜语糊弄了!”

    老父亲:“………………”

    女儿似乎忘了,大唐科举也没那么平民化,能选上的,本就是世家子。

    宋朝的官员也在疑惑:前朝科举少有平民,本朝举子里平民多可是没有丞相,听天幕的说法后世那明清也没有丞相,那落榜书生娶谁家的丞相千金

    ?就算元朝有,那蒙元有丞相,但是是蒙古人,也不要汉人女婿啊!

    这小说剧情,都不讲究一下事实逻辑吗?

    【牛郎织女的演变有许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从夏至东汉末三国以前为萌芽时期,出现了牵牛织女的夫妻关系;

    从六朝到明朝为发展时期,出现了多种版本,主要特征是“天神恋爱”;明清民国以来为定型时期,这一时期演变为人神恋爱?[(”。这其中的主要变化就是牛郎,从牵牛星这个曾经的“天神”变成了“人间牛郎”。】

    【也有学者有另外的看法,认为最初牛郎和织女是天上两颗星宿,分别是牛宿和女宿。到了西汉初年,两颗星宿变成两位神人,并出现两两相对的塑像。到汉魏时期,才衍化成爱情悲剧故事。】

    “牵牛织女不就是普通夫妻神,男耕女织,合乎天下情理,这不是与凡间普通人家一样?”

    秦汉时期,关于牵牛织女的逃亡、西王母棒打鸳鸯还没出现,非常朴实的就是以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男耕女织来作为人间男耕女织的典范,如同许多这一时期的许多史料记载一般,还没有后世那么波折的剧情。

    也或许,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记载还是竹简,纸墨印刷没有后世发达,字数只能尽量精简。

    不过因为天幕的启发,现在的秦汉有了成熟的纸笔,也有了自己的神话观。

    “后世的神话改的乱七八糟的,动不动男女私奔,只会私情,毫无法制!”李斯看着淳于越吐槽,“定然是儒家的祸!”

    淳于越:???

    神话加上法制还能看吗?你说的这是什么无理取闹的话?

    “天地有伦理也得有秩序,神明只知道谈恋爱还如何管理天地人间秩序?”李斯已经完成了集自己一身所学的《李斯子》,正闲着,已经有了新的想法,“我法家的神明就不会这样。”

    该让后世见识见识,法家的神明是如何的正义凛然,法理昭昭!

    淳于越顿感惊悚:假如神明全学法家,丝毫不讲人情,这不是更可怕了吗?

    不行,他也要写!

    .

    “牵牛星不也是天上神君吗,因为和织女星动情才被西王母赶到人间,怎么变成人间的牛郎了?牛郎不就是放牛娃吗?放牛娃怎么能娶到仙女?”

    唐宋时期,文人各种抒写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乞巧节时十分热闹,但是没想到后世可以演变的越来越不一般。

    明清时期的男性百姓振振有词:“牛郎就是凡人,神仙哪里需要自己放牛,放牛娃才需要去山里偶遇仙女,贵人都在城里大宅子里坐着。”

    而女子们自己说着悄悄话:

    “我就说仙女为什么非得嫁给放牛娃,明明爹娘都说要门当户对,原来牛郎本来也是天上神仙。”

    “可不,我爹娘非要把我许配给那胖员外,员外比我大十几岁!我爹娘说人家有钱,我嫁过去全家都能过好日子。我倒是宁愿嫁同村更好看的牛哥哥,

    我爹娘嫌弃人家穷。”

    “我父母还有姨母伯母们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男孩可以低娶,但是女孩要高嫁。”

    “男人可以娶很多,一个低娶了也不影响其他,当然不一样。女人所嫁非人就是一辈子的火坑……”

    “这么看来西王母阻拦才是正常……”

    说起婚事,不少女性从牛郎织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婚事,议论的极其热闹。

    【我们从牛郎织女的故事能看到,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男神的神格也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但是无论是神,还是人,男人本质上渴求的妻妾子嗣,是永恒不变的需求。】

    “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当是天地人伦。”

    “没有妻子怎么有子嗣?没有子嗣百年以后怎么会有香火?”

    “家里人多,种地的人才多,就算跟隔壁村的人打架,也得男丁多一些才能打赢咧!”

    这一刻,不论是上层贵族、中层家族、还是底层百姓,男人们隔着时空、隔着阶级达到了共鸣,同样讨论的十分热闹。

    【除此之外,华夏神话有个特点,因为不断地篡改,导致前后不一,体系混乱。】

    【比如,织女到底属不属于女神,原型到底是弇兹氏,还是秦人的女性先祖女修,还是黄帝的元后嫘祖,也有许多争议。】

    嬴政眼前一亮:“当然是女修!女修吞玄鸟卵生子大业,大业娶女华,生大费。大费,正是秦朝先祖,大禹时期的伯益。”

    秦尚玄鸟,自认为是玄鸟之后,女修擅长纺织,这织女星原型必须是女修!

    汉惠帝时期,吕雉对秦人先祖女修没什么感觉,斩钉截铁:“是弇兹氏!”

    弇兹氏是天下女性的先祖,也是她的先祖,当然值得在天上当织女星女神。

    而儒生们是坚定的黄帝粉,选择了嫘祖:“当然是嫘祖,先后坛还要祭祀嫘祖,就是纪念嫘祖发明了抽丝纺织。如此伟大的功绩,才配得上当织女星。”

    【神话混乱,儒家有很大的功劳。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子不语怪力乱神”,还直接参与了对神话的改造,黄帝崇拜正是从孔子开始,在开始兴起尊儒的两汉达到巅峰。作为传统封建文化的主流,历代儒家都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对神话出于政治目的的修改,】

    【从《尚书》、《左传》、《国语》,一直到《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都是如此,宋代罗泌所作《路史》是其集大成之作。改造的结果是使神话大量消亡,还让许多女神彻底失去名字。】

    【比如《左传·昭公十七年》:华夏东方部族中很多是以鸟作为图腾的,按照正常发展会流传下类似山海经或者其他与动物图腾相关的神话,必然流行着不少有关鸟的神话。但是有关图腾鸟的神话则被改造为一系列的官名,并按照后世的社会官僚系统组织起来。】

    先秦时期,各朝各国都有自己崇拜的鸟图腾。

    比如从春秋到秦朝

    ,秦国都崇拜玄鸟。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崇拜九凤,晋国和分化后的三晋崇拜凤鸟,赵国崇拜鸷鸟,蜀国崇拜太阳鸟等等。

    在夏商甚至更古老的河姆渡文化等远古氏族文化,同样有着丰富的鸟图腾崇拜。

    但是,现如今留下的鸟神话却对应不上各国的鸟图腾崇拜,明显有着许多遗失。

    .

    “天幕没讲过我楚国的九头鸟和九凤神话,不会后世失传了吧?”

    “我们的凤鸟和九凤是有区别的,后世到底知不知道?”

    “太阳鸟才是最强的!太阳鸟最强!”

    大秦六国之人又开始吵吵闹闹,有心之人暗暗留意,自认为又有了新的任务。

    寓言、小说还没写完,还不够,还得有神话!

    神话是文明的根,他们怎么也要把自己故国的神话传下去,才能让后世人知道祖先的英明神武!

    【华夏的神话,不仅仅有前面所说的因为文人的不断篡改导致零碎不全不成体系,还有一个世界神话都存在的特点——“女神的失落”。】

    【所谓“女神的失落”,亦即女神的降格。随着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母权制也随之被父权制取代,女性的地位从高峰跌倒低谷。女神世界是女性世界的折射和反映,所以女神也经历了如女性那样的地位转变。】

    【无论东西方,还是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人类社会首先都是从母系社会开始,人类对祖先的崇拜,也从女神开始。】

    神话的初期,有很多杰出的女神,华夏有女娲、西王母、女娃等。

    考察世界各地的神话史,可以发现越是早期的神话,创世母神的形象就越多。

    具有较多原始性的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的创世神很多都是母神,现如今在比较原始一些的非洲部落,创世母神也依然受到尊崇信仰,在文明刚刚兴起时期的蒙古族、满洲,创世也都是母神。

    女娲的神话就流传于许多地区的汉、苗、藏、水、壮、土等民族中,而满族阿布卡赫赫、壮族米洛甲、苗族蝴蝶妈妈、瑶族密洛陀、侗族萨天巴、白族劳泰、阿昌族遮米麻等,也都是名声显赫的创世女神。

    蒙古族的神话中,写道:

    世界原本是混沌一片,在黑暗中,创世神额和·布尔罕这位母亲神漂浮在空中,额和·布尔罕决定分离天地,最初创造了野鸭。

    野鸭潜入水底找到泥土,额和·布尔罕就用泥土创造了大地神乌尔根,又在其上创造了植物和动物,用太阳创造了善良女神曼津·固尔姆,用月亮创造了邪恶的第二女神玛亚斯·哈喇。

    蒙古族崇信萨满,创世神的原型是女始祖与女萨满,也来源于最早的母系氏族。

    满族神话中,阿布卡赫赫是满族创世神话中的始祖母、天神。她与地母巴拉吉额姆、布星女神卧拉多一起,同为宇宙创始三姊妹神。在神话中,阿布卡赫赫生育了整个宇宙。她身上搓落的泥变成了女神赫赫瞒尼,在赫赫瞒尼震天动地的鼓

    声中,生出了人类和其它生灵。

    满族女神神系既使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婚姻形式与制度不断得以演进,还同邪恶的耶鲁里恶神神系展开了激烈战斗,被记载在萨满教神话作品《天宫大战》里,是英勇善战的巾帼女神,并不是后世不断驯化后特意只留下符合男性利益的神。

    【在西方,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父神”,其实都是后来者。最初的创世神同样是女神。】

    在欧洲,现在影视剧里最出名的父神宙斯,同样也不是最古老的创世神。

    古希腊的创世神分别是地母神盖亚、地狱深渊神塔耳塔洛斯、黑暗神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和爱神厄洛斯。

    盖亚是希腊神话中最早出现的原始神,是希腊大地之灵,她也是宙斯的祖母,奥林匹斯神的始祖,后来与自己的子女、其他创世神一起,诞生了更多的神明,是属于创造了众神的创世神。

    宙斯的上位过程充满了杀戮,盖亚的子女和族人被宙斯杀的杀、囚的囚、放逐的放逐,最后只沦为传说中的始祖母。

    .

    古埃及现在被普遍知道的神是太阳神拉,但最早的创世神与尼罗河有关。

    古埃及的农业深深地依赖尼罗河,因此认为创世之初世界是有“无限又无形的水构成”,尼罗河的汛期世界会迎来新生和再造,也会带来新的创世。这一新生,由天狼星——女神索西斯开启。

    在最早期,古埃及的众多神明都是女性。

    比如太阳之女莫阿特是天地之间的监管者,照看太阳创造的万物。莫阿特有众多的兄弟姐妹,空气神舒和他的双胞胎妹妹忒芙努特生了双胞胎土地神戈布和天空女神努特,努特是“生了诸神的伟大母神”。

    连古埃及崇拜的“蛇”也与女性有关,复活了自己丈夫的女神伊西丝在古老的神话中经常被说成眼镜蛇。

    在古埃及最古老的母系氏族时期,同样崇拜图腾,对女神与男神的表示都是兽首人身,女神是“蛇首”,男神是“青蛙首”。

    古埃及标志性的“复活之眼”同样是女性,被认为是拉神的女儿哈托尔,原本是拉神的一只眼睛,也是他的女儿。

    太阳神拉出现在上埃及下埃及统一之后,取代了母神和阿图姆太阳神的位置。

    古埃及的神明从大部分为女性、或者男女同体,到夫妻神,再到独立的男神占据绝对统治权,也与古埃及的统治者掌权者相温和,见证了一个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经过。

    【随着文明的发展,当氏族社会由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父系代替母系,父权代替母权,男神居于统治地位,而女神的形象从主角渐渐边缘化到配角的位置。】

    【许多神话中男神取代了女神,这在创世神话中就有所体现。】

    看过前面华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创世母神和其他文明的创世母神,华夏的女性越发意识到,女性的力量,原来一直是被刻意打压才被局限在室内。

    卓文君狠狠握笔:“我

    们女神的故事我们自己写!”

    班昭现在再想起由男性制定的女子规范,只觉得一阵厌恶:“全世界都是先有母系,后有父系,男人明明是被母亲生出来,却故意泯没母亲的功劳,这才是大不孝!”

    长孙皇后想起能补天能治水的女神,再想想大唐能带兵能打仗的平阳昭公主,和唐末能女扮男装当官的黄崇嘏,心头火热。

    大唐本就才女济济,为何不能给出更大的空间发挥?

    “我大唐,才子满天下,才女也多,这女神的故事应该由我们来传唱,女神的事迹,应该由我们来重新呈现给世人。”

    该给后世女子留一个典范,证明神话中的女神是真实存在的女英豪,历史上也能找到对应的巾帼。

    【到了父权社会,女神对男性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生育,因此留下来最多的女神都与生育有关。】

    刘彻眼神微动。

    别说民间,哪怕是皇室,是他尊贵如皇帝,也得为生儿子着急。

    没有继承人,大臣心思不稳,他也很慌。

    现在若是哪位女神能让他立刻有儿子,他保证,立刻把女神高高供起!

    .

    “生育。”刘娥意味深长笑了笑。

    女神需要能生育才能被男性书写者留下来,她无法为帝王诞下皇子,借腹生子依然得到了想要的权力。

    史书,由胜利者书写。

    她果然不该拘泥于男人设定的法则,既然已经迈出了那一步,为何不迈地更大一点?

    【这一点,能从被写入史书的“感生神话”中可以看到。】

    【所谓感生神话,正是原始先民所认为的妇女或同图腾相接触、或遭遇某种天象而怀了身孕的故事,因此,感生神话也叫感孕神话。】

    比如伏羲的诞生,传说是华胥氏在雷泽游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大脚印上十分好奇地踩上去,顿时巨雷轰鸣。

    只见空中有个巨人朝她笑了笑,华胥氏就此身孕十二年,生下了人头蛇身、力大无穷、出奇聪明的伏羲。

    炎帝母亲任姒——又名女登,也被认为是养蜂业的祖先。

    相传她游览华山时,目睹了一条神龙,有感而怀上了炎帝。

    黄帝母亲附宝,相传是见到了大龟绕北斗后感孕的。

    还有娥皇感太白之精而生少昊,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庆都感赤龙而生尧。

    至于大禹出生的传说版本就更多了:

    女嬉吞薏苡而生大禹,修己感流星横贯而生大禹,还有大禹是从他死去的老爹鲧的腹中跳将出来的父生子传说……

    还有王朝统治者的祖先:

    商的先祖契,是简狄吞了玄鸟卵而生;

    周的先祖弃,则是姜嫄像华胥氏般感应巨人足迹后所生。

    秦的先祖伯益,是女修吞玄鸟卵而生。

    【许慎在《五经异义》中说道:“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意思是帝王们几乎都是

    感天而生,因而称为“天子”。】

    汉高祖刘邦吊儿郎当道:“我也是母亲梦神龙而生,怎么不提?”

    【当然,我们知道,这其实也是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反映。】

    【先秦时期,有母系氏族残留,都很正常。】

    【但是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后来为了编造自己高贵的出身,也编了个母亲刘媪在田埂上梦见与龙交合的神话,就有些,嗯……】

    【秦人说女修吞玄鸟而生,说的也是大禹时期的伯益,不是秦王们!老刘你清醒点!你编这种故事,不怕被你爹娘揍吗?】

    刘邦顶着大臣们的眼神,脸皮极厚:“朕爹娘都已经不在了,不怕。”

    萧何默默提醒道:“陛下,天幕这么一说,天下百姓都知道了。”

    知道你的出身是造假了……

    刘邦又挠了挠脸皮,从善如流:“天幕之前不是说朕与那明太祖是唯二得国最正的皇帝吗?以后就这么宣传,说朕在沛县过得多穷多惨多不容易,最好比那朱乞丐还不容易!”

    萧何:“……”

    穷或许真实,但是惨的绝对不是刘邦。

    曾经惨的是天天气到骂儿子的老刘,现在惨的是一起打天下的老乡,未来惨的,可能是被老刘假故事骗取同情眼泪的百姓。

    罢了罢了,自己若是不从,惨的就是自己,老老实实编故事去吧!

    【哪怕是感生神话,其实也是为父系、为男权服务。】

    【它虽然有母系氏族遗留,但只是为了证明“天子”的合理性,本质上依然是属于祖先崇拜,是政治需要。】

    【帝王们借女性先祖的特殊的“感天而孕”“感神而孕”,来论证“君为神授”的“天命论”。而且,女性先祖的生育动力来自男神,比如一个脚印,一枚卵,或者一个梦境,才生下了男性祖先。

    这个过程中,女性先祖相当于一个中间人,把身份特殊的男神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从天神变为人间的帝王,而女性先祖自身却不会被过多记载,最重要的功绩就只剩一个生育。】

    说到这里,荆咕忍不住叹息一声:

    【华夏有句话,神赖人灵,神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

    【当女神的价值都只剩下生育相关,何况是人呢?】

    【但还是很遗憾,目前最完整的神话体系,只有希腊神话。希腊神话还有女战神,女武神,智慧女神等等,我华夏的女神,原本也是很丰富的!】

    【但凡完整无缺地传到后世,何至于现在华夏神话体系残缺不全,前后互相矛盾!】!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