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带着侦探系统穿武侠

第六十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问完话后,项意儒倒回软床上,被人从花厅内抬出去。

    不知为什么,在出门的时候,项意儒突然闭上眼睛,一派安详地将双手交叉放在小腹之上。

    不小心看见这一幕的众衙役:“……”

    要不是能听见对方的呼吸声,他们都得以为绿波庄内又发现了第三具尸体。

    花厅上,朝轻岫闭了闭眼。

    她觉得项意儒不愧是能在摔断腿的第二日就爬起来钓鱼的人,性格果然与众不同……

    在项意儒被人用软床抬出去后不久,之前告辞回城的掌柜王占定也被人从繁忙的工作当中叫了回来。

    他一脸疲惫地跟刚告别没一天的韩思合等人问好,咸鱼般坐在椅子上,准备接受闻讯。

    韩思合:“请王掌柜说一下今早的经历。”

    王占定:“在下的经历没什么特别之处。卯时就起来了,用完早饭后就去厅上,接着便告辞离开。”

    旁听的朝轻岫在心里叹了声气——待在绿波庄的人里面,居然只有她一个睡到了辰时吗?

    那也不过是早上七点而已!

    虽说单从时间上看,王占定完全来得及在告别后,趁人不被悄悄绕回来,先解决孙乘齐,过一个时辰后再解决孔昊然,然而以他的身份,似乎无须刻意针对两个刚见面的官学学生。

    王占定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与其他人相视苦笑一阵,又道:“王某是骑马回去的,路上有长随跟从,县令可以把人喊来问话。”

    朝轻岫靠在椅背上,继续翻之前那些学生的口供,忽然间点了点纸上一行字:“能否请那位唐君过来一趟,我想再确认一下他的口供。”

    韩思合对朝轻岫的一切要求都没有意见,当即差衙役把人喊了过来。

    唐任名被带进来时,面色微微发白,向前僵硬一揖。

    韩思合知道涉案者大多容易紧张,于是十分客气道:“有劳你说一下今早的经历。”

    唐任名:“我卯时左右就起来后,因为功课写完了,就想着随便走走……”说到这里,忽然顿了一下,面上露出踌躇之色,随即再度施礼,低声道,“方才,方才学生有一件事没说。”

    韩思合与朝轻岫对视一眼,立即放缓声音,用安抚的口气道:“唐君尽管直言无妨。”

    唐任名低声:“今天早上,我其实见过孙君。”

    朝轻岫:“时间,地点。”

    唐任名:“时间是刚到巳时,地点是观涛阁边的茅房之内。”

    朝轻岫一顿。

    唐任名的话跟项意儒的口供恰好对上了。

    辰时是早晨七点到九点,巳时是九点到十一点。

    据项意儒所说,她在观涛阁外钓鱼钓到了辰时末就回去了,那时孙乘齐还在观涛阁里读书。

    然后依照唐任名的口供,孙乘齐就去了附近的茅房内,处理一些涉及五谷轮回的要紧事宜。

    朝轻岫问:“唐君

    还记不记得,孙君那时都与你说了什么?”

    唐任名想了想,回答:“孙君昨日去听课时,因为稍微来迟了一步,没听到开头的内容,就想问我借课上的笔记。”

    朝轻岫问:“足下当时将笔记借给孙君没有?”

    唐任名回答:“没有,我那时没将笔记带在身上,说是晚上回去时再给他拿。”

    韩思合微微颔首。

    她大约能明白为什么唐任名开始时瞒着这件事没说——本来大家都以为,最后见到孙乘齐的人是赵作元,然而唐任名提供了方才的证言后,最后见到孙乘齐的人就变成了他。

    最后与死者见面的人,往往十分容易受到怀疑。

    就在此时,外头一名衙役走进门来汇报:“大人,花鸟使杨捕头已经到了。”

    韩思合略一点头,让人先领唐任名离开,然后道:“请人进来。”

    朝轻岫与徐非曲对视一眼,而后笑道:“来得好快。”

    古代可没有电话电报,才将口供问完人就到了,此人应该原本就在附近巡查。

    袁中阳:“来的是杨捕头?”又道,“我曾听过杨捕头的大名,他大名杨见善,是之前寿州杨知府的侄子,嗯……因为家学渊源,平素嫉恶如仇,在六扇门内算是大有前途的一位少年英才。”然后压低声音,补了一句话,“此次朝廷派花鸟使巡查江南,咱们这一块就是由他负责的。”

    他这段话显然是说给朝轻岫等人的。

    朝轻岫听见熟悉的名字,微微颔首,道:“原来是那位杨知府的侄子。”。

    她还记得那位杨知府并非武林中人,所谓的家学渊源指的多半不是武功,袁中阳此时特地提到这件事,十有八/九是想暗示其他人,杨捕头跟他叔叔一样,对江湖人士都怀着一些敌意。

    没过多久,杨见善带着四名捕快进来,他的目光在史伯寿等人身上扫过,面色显得有些沉郁。

    县衙内的寻常捕快能力有限,一般无法侦破涉及江湖人士的命案,所以朝廷才会选择与武林盟合作,同时设置花鸟使,有事没事巡查一下地方。

    杨见善先向众人一抱拳,旋即道:“杨某绿波庄内发生了两件命案,而且事涉官学生,在案子告破前,还请诸位莫要随意走动。”

    王占定干咳一声:“不知破案需要多少时日?”他那边还有一大滩工作要处理。

    因为不二斋主要是在各地做生意,如今已经不怎么被认定为江湖人,杨见善在面对王占定时态度便客气些:“如今还不好说。”

    韩思合拿出徐非曲整理的口供,道:“这是之前查的供状,杨捕头可以过目。”

    杨见善扫一眼,让身边人将将供状收下,抱拳道:“多谢。”

    袁中阳又跟来人确认了一下细节:“虽说我等身具嫌疑不好乱走,却也不方便就这样待在厅上。”

    他们总得吃饭睡觉,个别人还需要娱乐活动。

    杨见善:“我已经与庄中人讲过,稍后会把整个水云苑

    收拾出来,那是一处独立的院落,诸位可以暂时在此处歇脚。”

    众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朝轻岫伸手搭住徐非曲的肩膀,笑道:“咱们回去休息?”

    徐非曲怅然:“早知如此,出发该带些文书过来。”又道,“帮主勿忧,咱们也无法预料到,只是出门一日就能遇见命案。”

    她在郜方府住了多年,又在县学待了多年,以前没觉得治安那么差过。

    朝轻岫默默抬头看向天花板。

    她其实一直有所警觉,比如第一天韩思合讲课时孙孔两人没来,就担心他二人说不定已经横尸庄内。

    奈何几次忧虑后一切平安,朝轻岫也就放松了警惕。

    果然,案件总会在侦探想不到的时候发生。

    其他人返回水云苑,韩思合刻意落后半步,等众人都已经离开,才单独叫住了杨见善。

    “杨捕头,其实在下还有一事想说。”

    杨见善:“何事?”

    韩思合:“我知道一位尤其擅长查案之人……”

    杨见善不等韩思合将话说完,就截口道:“不必。”想了想,觉得不好跟地方主官相处太差,又补充道,“人命案件怎好劳动他人,而且事涉江湖帮派,一个处置不好就容易惹上麻烦,正因如此,朝廷才派下花鸟使。”

    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而花鸟使大多出身京畿一带,真查到什么问题,案子处理完后直接就能走人。

    韩思合回忆了下朝轻岫以前破案时的英姿,觉得查个真相也不算太劳动,继续劝说道:“要是旁的时候自然不必请她来,只是此人如今也在绿波庄内,若能帮着调查一二,或者可以早日解决此事。”

    杨见善皱眉:“既然在此,此人本身就具有嫌疑,如何还能请她调查?”摇了摇头,“多谢韩县令关心,在下自有主张。”

    韩思合觉得对方的担忧不无道理,末了只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一切都靠杨捕头了。”

    杨见善客气了一句:“还需韩县令协助。”

    韩思合摇头,实话实说:“我应该不行。”

    郜方府平常命案就不多,破掉的那两个还不是她的功劳。

    杨见善:“……”

    他想,韩思合是文官,说话时可能就是会谦逊一些。

    *

    徐非曲陪着朝轻岫回了水云苑,又把关藏文叫了过来,以便让自拙帮所有人都清晰地处在监视人员的管辖范围内。

    三人凑在一块,看书的看书,练武的练武,发呆的发呆,对比十分鲜明。

    史伯寿有些无聊,在水云苑内闲逛了两个来回后,忍不住走到朝轻岫那边说了几句闲话,又问:“依朝帮主之见,咱们需要在此待上多久?”

    朝轻岫随口回答:“今日或者明日吧,应当不会太久。”

    史伯寿苦笑:“那就承朝帮主吉言。”又叹了一口气,“老夫倒是不急,只是担心耽误云儿的功课。”

    史翊云干巴巴道:“……我没关系。”她的功课再耽误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可能是觉得祖父脸色不好看,史翊云又赶紧补了一句:毕竟人命关天?_[(,我自己的事情不要紧。”

    史伯寿只好叹了口气。

    朝轻岫唇角一翘,安慰:“反正大家都被留在庄内,就当是多散心。”

    史伯寿点头,忽然目光一亮,面露喜色:“是了,咱们都被留在绿波庄里,”看着孙女,一派慈祥之态,“既然如此,老夫可以把云儿送到韩县令那边跟着读书。”

    史翊云表情直接凝固。

    史伯寿脸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很高兴地带着表情飘忽的孙女走了,临道别前还呵呵笑道:“多谢朝帮主提醒。“

    等史家祖孙两人离开后,在旁练武的关藏文难得开口:“原来是帮主提醒?”

    朝轻岫神色温和:“与在下无关,应当只是史老爷子关怀孙女的拳拳之心在作祟……”

    徐非曲捕捉到了关键词:“……‘作祟’?”

    朝轻岫微笑:“我也不爱读书。”

    徐非曲深深看了朝轻岫一眼,倒是有些可惜自家师父此刻不在,无法督促帮主上进。

    众人随意闲谈几句,都没太将破案的难度放在心上,尤其是徐非曲,她深知帮主慧眼如炬,身处案发地点时,一般说什么就能是什么。

    结果这次却出了意外。

    众人在绿波庄内整整呆了两天,史翊云更是已经涂黑了四本书的“口”字,花鸟使那边除了捎回了一条讯息,说已经得到了赵作元的口供外,居然没有任何进展。

    至于赵作元本人,如今还在自己家中务农,她在没跟项意儒沟通的情况下给出了基本一致的回答,杨见善也就没把人喊回来,不过依照韩思合的猜测,杨见善应该是派了人在旁监视。

    朝轻岫去韩思合那边待了一会,听到些许消息——据说杨见善正在调查庄内人员在案发当日的行动轨迹,他也是习武之人,工作起来昼夜不歇,如今已经核对了庄内一半仆役的情况。

    虽然没有任何收获,不过表现出工作热情倒是很值得赞扬。

    除此之外,那位被称为花鸟使的杨见善捕头偶尔还会把水云苑中的人喊去沟通一下情况,比如史翊云,就被喊去了三次,理由是杨见善觉得她瞒了点事情没说。

    作为花鸟使,杨见善的眼力不算差,很快就查出了被史翊云隐瞒的事情——她把《刑律要义》的书壳套在了《江湖奇侠集》上,意图借此躲过身边师长的耳目。

    杨见善:“……”

    花鸟使忙,被留在绿波庄内做客的人也忙,比如王占定,他手头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实在无法干坐着耗时间,已经叫人把不二斋那边需要处理的工作给送了过来,韩思合与袁中阳也直接开工,连史翊云都在祖父的监督下,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假装读书。

    目前还处在空闲状态的人,似乎只剩下朝轻岫一个。

    朝轻

    岫悠哉地坐在躺椅上,左手边是一盘蜜饯,右手边是两盘蜜饯,手中还抱着个茶杯,她对走过来的徐非曲诚恳道:“我觉得无须用工作把时间排得太满,劳逸结合才能长命百岁。”

    徐非曲忍不住看向上司。

    ◣天泽时若提醒您《带着侦探系统穿武侠》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对方有把工作排得特别满过吗,为什么说起来会是一副过来人的口气?

    徐非曲深吸一口气:“帮主……”

    朝轻岫不等她说完,就道:“不过此次出门的时间有些长,若是你待腻了绿波庄,咱们就早些离开。”

    徐非曲:“颜堂主等人也一定盼着帮主早日回归总舵,主持大局。”

    朝轻岫坐起身,颔首:“既然如此,劳你替我给韩县令带句话……”

    *

    水云苑内。

    韩思合叫了个跟杨见善一块抵达的捕快过来,开门见山道:“请问花鸟使,将咱们留在此地,却直到今日都未曾破案,莫非是在玩忽职守?”

    捕快闻言大为惊讶:“如今才过去两日……”

    韩思合强调:“是已经足足两日!”而且这甚至已经是她假期的最后一天。

    回想当年,在处理刘家庄那件案子时,韩思合记得自己刚到现场没一个时辰,真凶就已然伏法。

    有了朝轻岫珠玉在前,韩思合下意识提高了对六扇门内专业人士的要求。

    捕快噎了一下,旋即垂首:“……下官这去请杨捕头示下。”

    这位捕快告辞离去,第一时间将韩思合的态度传递给了杨见善。

    双方同为朝廷命官,自然需要友好相处。虽说杨见善是四品捕头,品级要高于郜方府的县令,然而对方乃是文官,又是科举出身,在朝堂上具备天然的优势。

    而且踏春假快要结束,杨见善确实不好继续将人留在庄内。

    一位捕快道:“庄内旁的嫌疑人大多已经聊过,到了今日,该去和那位朝帮主谈谈。”

    六扇门在办案时有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在陌生人跟亲友都事涉案件时,优先怀疑亲友,在江湖人跟普通人都事涉案件时,优先怀疑江湖人。

    在杨见善看来,此地所有武林人士中,朝轻岫是最不符合其真实身份的一个,她言辞温文,一点不像地方帮派的总瓢把子,也就格外令人不安。

    杨见善:“过去说一声,我要见那位朝帮主。”

    过了会,被打发去跑腿的捕快重新出现,面色古怪道:“那位朝帮主说,她现在有些忙,若是有什么话要问就请您过去。”

    不是自己过来见他,而是叫他过去见自己。

    杨见善还没对朝轻岫的态度做出评论,外头就又来人传讯。

    捕快拱手:“大人,刚刚接到了门内的飞鹰传书。”

    江湖中各类奇巧技艺甚多,六扇门早早训练出了一批可以用来传讯的信鸽与猎鹰,花鸟使过来处理案件时,也用猎鹰捎信回去,告知周边的同僚,如果同僚有话要捎给他,也会用信鸽或猎鹰来传讯。

    杨见善不解。

    作为一个横眉冷对以孙相为首的朝廷要员,同时也拒绝对武林人士假以辞色的花鸟使,他的社交关系一直比较简单。

    捕快:“是阮时风阮捕头的口信,听说大人您两天都没破案,问问有什么情况。要是有事的话,反正她就在附近,正好过来帮忙。”

    杨见善迟疑:阮捕头???[”

    “不止阮捕头,还有伍识道伍大人的信……”

    杨见善皱眉:“此事与他有什么干系?”随即冷笑一声,“此人如今不正陪着那个姓黄的为非作歹么?”

    “姓黄的”是孙相刚派下来的门生,目前正在忙着搜刮地方,借此填充领导跟自己的钱包。

    那位捕快低眉顺眼:“伍大人说,听闻大人您两天都没破案,想知道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问题,是否有什么需要援手之处。”

    杨见善:“……”

    他先是惊愕,再是动摇,最后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两天怎么了,两天的时间难道很长吗?

    正常来说,两天的时间连调查取证都不够,就算是茶馆话本中,那些传奇人物的破案时长多是以三日为限。

    杨见善感觉同僚对自己的要求有些苛刻,而且他也实在琢磨不明白,阮时风跟伍识道二人为什么会捎来相同的口信。

    这两人在六扇门中职位不同,品阶不同,甚至阵营倾向都不同,为什么偏偏在“两天应该破案”上达成了一致见解?

    他思忖之事,忽然心中浮出一个猜测——莫非这个案子在别人眼中其实十分简单,猜不出真相的只有他自己?

    阮时风跟伍识道都不清楚杨见善的想法,否则大约能解释一句,“两天还未破案”的评价所针对的并非他的个人能力,而是跟庄内住客沟通时的顺序。

    杨见善当然更不晓得,阮时风原本打算趁着休假来自拙帮拜访老朋友,结果正好撞上朝轻岫出门,至于伍识道,他之前因为北臷使团在江南一带遇见意外的事情受了罚,之后更是想法设法弥补过错,还得陪伴被派下来的孙相门生办事,近来更是奉京中大人物的命令留心花鸟使的情况,所以在探知杨见善的消息后,忽悠着那位孙相门生到了施州附近。

    阮时风与伍识道两人目的不同,但处于对某人能力的信任,此刻不约而同提出了相同的疑问。

    两天自然不算太长,不过同僚们都如此说,杨见善也不得不怀疑,自己今次办案时是否当真有些懈怠。

    他其实有些疑心那位朝帮主。

    与王占定等人相比,朝轻岫的态度最是旁若无人,似乎有些旁人看不明白的依仗。

    杨见善暂时不去想同僚们的态度,对衙役道:“好,我就去见见那位朝帮主。”

    *

    在水云苑内靠河的一处凉亭外面,杨见善远远看到了徐非曲。

    根据这两日的调查资料,对方好像是个读书人,成绩还相当不错,家境也堪称富足,不知怎的竟被拐上了自拙帮的贼船。

    徐非曲见到杨见善过来,微微点了下头,然后携着书卷离开,留帮主与这位花鸟使单独沟通。

    此时此刻,有一位穿着白色衣衫的少年人正坐在凉亭内,凝视着石桌上的残局,她听到亭外的脚步声,目光从棋盘上移开,缓缓抬起了头。

    对视的刹那间,亭后水声,亭前风声,似是兀然平静了一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