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如何让秦始皇寿终正寝

第 87 章 玻璃与橡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36〉
    虽然在蒙恬看来,稚唯好像在阴阳怪气,但实话实说,她确实是忘记告诉秦始皇确实是无心之过,真不是有意的。
    早前在斋宫的时候她就记挂着“彩色壁画或许有毒”这件事,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有太多事情陆续占据她的大脑……
    今日是她第一次来秦始皇的寝宫前殿,又是为了劝谏对方取消肉刑,进殿的时候光忙着在打腹稿应对秦始皇可能提出的问题,哪有心思到处观望有没有壁画?
    这种涉及到帝王安全的事稚唯也不可能随便说出口,住在太医官署的时候,她就是对着辛夷都再三缄默,就怕“天下无不透风的墙”,被人知道此事后拿去利用。
    眼下如果不是就在秦始皇寝宫的殿门口,周围有再严密不过的护卫防守,如果碰到的不是蒙恬这个帝王心腹,稚唯恐怕也不会提这事,她宁愿再折返回去,多跑一趟,亲口告诉帝王。
    至于她的“忘记”会不会惹怒秦始皇……
    目送郎中令火急火燎得去觐见他亲爱的陛下,稚唯幽幽叹了口气,抱着空白折子一步三挪往回走。
    无所谓了。
    她刚才不就在秦始皇的忍耐值边缘大鹏展翅吗?
    “有吗?”系统稀里糊涂得问,“没感觉秦始皇真生气了啊?他那不是想吓唬吓唬你吗?咦?这么说起来,在不涉及原则的时候,他的脾气还怪好咧!”
    [……那是因为我口才好。]
    稚唯面无表情道。
    她相信执掌一国、开创帝制的秦始皇不是真正易怒之人,甚至观其人生经历,从某种程度上讲,秦始皇是一个非常能忍耐的人。
    但,他是一个帝王。
    更多时候,他外露出的怒火只是一种对外释放的信号,并非需要真被惹怒。
    就好比刚才。
    她和秦始皇在殿中的你问我答,看似是两个人的事,可偏殿里还有随侍的侍中、郎官、御史等人,负责协助帝王办公,并承担日后史官的工作,记录帝王的言行。
    如果稚唯不能对“减肉刑”给出一个合格的论述——注意,“减肉刑”需要理由,作为女医官的她提减肉刑这件事也需要合理的借口——而秦始皇又没表露出不耐烦、生气、轻蔑等负面情绪,那明日朝臣们就会集体上奏。
    参她多管闲事都算轻的了,更有可能是朝臣们趁机上述自己的政治理念——比如分封制。
    那秦始皇能不看不理吗?
    她区区一介不入流的女官都敢置喙大秦律法,而帝王还没有给予斥责,凭什么他们正儿L八经的三公九卿、列位臣子的意见,帝王就视而不见啊?!
    就算是秦始皇也不能这么任性吧?那多令朝臣们寒心啊。
    稚唯不会自贬她的价值和思想,否则不会有底气直接去找帝王劝谏。
    但她还不至于头铁到一根筋就往上冲,完全不考虑世情、人心,非把自己沦为众矢之的才满意。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
    如果现在秦始皇发火把她叫回去臭骂一顿,或者关她个三天两夜,她就可以不用写奏章的话,稚唯保证她跑进殿惹怒秦始皇的速度比谁都快。
    可这不是不行吗?
    稚唯对此深表遗憾。
    “你可别遗憾了。”系统吐槽道,“你还说什么打腹稿、深思熟虑呢,可刚才还不是直接就说出‘废除肉刑’的话了?拜托!阿唯,咱能不能别这么莽?”
    [这叫点题。]
    稚唯嘴硬道。
    [一看你就没写过议论文,议论文开篇都要点题,那谏言当然也要直接切入重点啊,先声夺人懂不懂?]
    系统想它如果是个人的话,恐怕现在会被这通歪理邪说气到吐血。
    它调整音量,装作气若游丝道:“你悠着点,别搞成死谏就行。”
    [呸呸呸!不吉利!]
    稚唯皱皱鼻子,故作嫌弃。
    然而回到太医官署,她眼珠咕噜一转,又开始戳系统。
    [统啊~]
    听小伙伴忽然变得谄媚的声音,系统警惕发问:“你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啊。]
    稚唯无辜地眨眨眼,捏着腔调,夸张地捧夸道:
    [我只是想起来,我的系统可是超级超级超级智能的呢!]
    系统忍不住害羞:“嗨呀,也没有啦……”
    [那如果我把有关肉刑律法的资料都找出来,让这么这么智能的系统帮忙整理出一篇我想要的议论文或者论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吧?]
    系统:“……”
    害羞的心吧唧死掉了。
    怎么说呢,这事儿L它确实能干,但被稚唯这么一请求,它若是轻易就答应下来,又觉得莫名很憋屈。
    而且——
    “你是想要平白无故睡个三天三夜吗?”系统没好气得提醒同伴,“我上次刚提醒过你,我若是进行什么高强度的运算,会非常消耗你的体能和精力。”
    听完,稚唯的内心毫无波澜。
    呵,难道她自己写奏章就不消耗精力体力了吗?
    而且,奏章要写得有理有据,光靠律法资料不行,她还要再进行社会调研,去调查现在残疾黔首们的生活状况及其家庭情况等等,与健康黔首们的去做对比。
    跟大秦君臣讲仁义道德和情怀是没用的,必须摆出利益打动他们才行。
    只有得到最真实的数据,她才能在奏章中更好得、直观得展现这其中的利弊得失,让他们知道大秦损失了多少劳动力,又损失了多少生产所得。
    就像征兵南越一样。
    说“为了扩大版图”,那必定有朝臣谴责秦始皇穷兵黩武。
    说“为了一年三熟的土地”“为了蔗糖的利润”“为了丰富的矿产”,那大多朝臣都得嗷嗷得表示支持,甚至把家中子弟往军队里塞。
    调研工作系统帮不了,只能靠稚唯自己安排,
    有前次的调研流程做经验,倒是并不难完成。
    难的是数据整理。
    “近亲结婚”尚且只需统计后代有无异常,然而“残疾黔首”所需的数据与其相比可是翻倍的量。
    稚唯是有几个宫人做帮手,但处理复杂数据还是远远不够。
    想画饼状图、扇形图等统计图就只能自己来。
    想想没有电脑没有橡皮,纯靠手绘的工作量……
    [还是你来吧,统,到时候你做好之后我直接原样誊抄。]
    稚唯含泪望天。
    [我宁愿睡他个三天三夜。]
    系统叹气:“好吧。”
    稚唯算好自己能动用的所有人手后,隔天去蒙恬那里借看都城的分区图,开始按照乡里的分布安排调研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忙得昏天黑地。
    这个时候,但凡有人闲得没事儿L来找她,或是拿着不紧急的事情来麻烦她,都会被稚唯横眉冷眼相对。
    但好死不死,这人还是借她图纸看的蒙恬。
    “……”稚唯捏着炭笔,强行扯出一抹微笑,“郎中令,有什么事?”
    蒙恬干咳两声:“知道阿唯你忙,但你先别忙,听我长话短说。”
    稚唯:“……你说。”
    “是体温计的事。”蒙恬苦笑道。
    “哦,”稚唯淡定反问,“没做出来?”
    蒙恬沉声道:“嗯。”
    以现有的原料及工匠技术,透明的水晶可以有,玻璃可以有,玻璃管也可以有,但透明且中空的玻璃管——就是死活做不出来。
    “我看宫中大匠都快发疯了,说你要的那体温计比玻璃印还难做。”蒙恬试图委婉又不是那么委婉得道,“要不阿唯,你再给点意见?”
    稚唯略有些不好意思得笑笑。
    真没想到工匠们会一直钻研至今……
    她回想曾经在现代见过的文物。
    西周就有玻璃;战国晚期,玻璃还可以制成玻璃印章;到了秦朝都已经有玻璃井了。
    说明如今玻璃是可以被制出来的,只是数量较为稀少,并没有形成规模,即,没有形成成熟工艺。
    而且这些玻璃都不是透明的,最多就是半透明。
    若是用水晶做……
    稚唯还开不了这个口。
    “对了,阿唯,”系统好奇问,“玻璃制法你想出来没有啊?”
    [……有也没有。]
    说到这个稚唯就想捂脸。
    她记得大约的玻璃制法,记得“玻璃是吹出来的”,可对冶炼之事一窍不通。
    而且这个时期的中原玻璃与西方玻璃根本是两个系统,似乎和某种中原特有的原料有关。
    鬼知道她记的制法能不能成功啊?
    稚唯果断放弃玻璃这条路。
    至于体温计。
    “就做简易的吧。”
    稚唯思考后道。
    做简易体温计可是小学生的趣味小实验,用口服液的玻璃瓶、吸管、有色液体就可以完成。
    既然如今已经有玻璃管,那找到橡胶,实现管瓶密封,再找找中空的植物细杆做吸管,大概就能起到体温计的作用。
    哪怕温度的测量不够精准,但总比没有强。
    “郎中令,我需要找一种植物,用它来做密封的东西。”
    说着,稚唯抽出一张空白纸,用炭笔细细勾勒出药植的样子。
    “此树名为杜仲,我需要它的籽壳、叶和皮,若是不方便的话,只收集籽也行。”
    杜仲产胶,每公顷可产600公斤以上,古代品种达不到这么高,但稚唯有精粹技能在手,提取橡胶轻轻松松。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我国的特有种,全世界九成以上的杜仲都在中原大地,张家界更是杜仲之乡,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产地。
    这不得好好利用起来啊!
    蒙恬没懂小女子说的“密封”具体是指什么,但见她两眼冒光,就知道此物大有用处,他问:“此树大致生于何处?”
    稚唯把地名换算一下,道:“南方多见,黔中郡或许更容易找到。”
    将画完的图纸交给蒙恬,怕他忙着忙着忘了帮她找,想到这位对秦始皇的忠心,稚唯又赶紧补充道:“杜仲还是药材呢,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延缓衰老等功效,拿来给陛下用也是极好的。”
    蒙恬:“……”
    等等、刚才小女子的话里是不是混进去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