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 85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上有所好,下必兴焉。皇帝重视兵武之事,又是巡视营房,又是亲临抚慰,能在大殿上有个位置的大臣们哪个不是人精?都知道仍会有战事,于是灵醒的人都瞄上了将来的战功。

    李世民自小便立志要济世安民,自从中原离乱,边夷渐盛,百姓便饱受战乱之苦,他之前是没实力也没权利,如今既登大位,自然是要实现他自己的报负——出兵四方以平天下,威凌夷蛮使尊中原!

    说起来,自汉以来,只要是能成气候的中原雄主,都有一统天下的大志,要是哪家主君跟下边谋士们公开宣言:“我就是想安居一方,没有图谋天下的大志。”

    那他就绝对留不下那些最顶尖的人才!越优秀的人才,越想要崭露才华,那他就会去到更大的舞台,君非明主,自然是另择主公。

    当年飒露紫第一次把自己的不凡之处显露人前的时候,为什么杜如晦、房玄龄他们那么高兴?就是因为——神马相助,这便是秦王将为天子之兆!而来日秦王登基,他们便是潜邸从龙功臣!开国功臣四个字,便可保家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富贵!

    谁没有个位极人臣的梦想呢?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谁不想封妻荫子,功业传世?

    如今天下已定,但四方的蛮夷可还不少呢!有的是战功可以攒!

    在朝鲜半岛上,有高句丽、新罗、百济,在北方草原上,有东突厥和回纥,在西侧的青藏高原上,有吐蕃和高昌国,在云南一带,还有新兴的部落国家南诏。

    而这些民族势力,在中原势弱的时候可都没闲着,如果不把他们压服,那大唐便不会安稳。

    这样看来,唐初的国际政治治理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是拉拢还是敌对?是结成友邦还是以武力压服?先对付谁?若与突厥的战争中有别的力量参与进来浑水摸鱼怎么办?要不要提前布置安排?

    这些都需要拿出来作为一个问题,君臣商议好定下来一个大方略。

    关于这件事,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先休养生息积攒兵力,同时分化突厥,待时机成熟,一举把突厥打服!

    至于其他部族,有句话说得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若唐皇朝能压服突厥这个刺头,那其它势力就要掂量掂量是不是来拜个码头认个老大了。

    这个战略,也就是兵家的最上策——不战而胜。

    他们商量的时候,李盛就在小花厅外面趴着,如今已经是九月末,秋风一起,天气便凉下来,但秋天的太阳还是很舒服的,他听着里面魏征有些激烈的反对声,翻了个身,想靠近一点听。

    但是他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昏昏欲睡,感觉整匹马都软了,不太想站起来挪地方啊。

    李盛往边上看了看,没人看这边,于是默默地往那边蹭,就像是上辈子他在床上“雇踊”那样,但是毕竟现在是有身份的马马,于是他动得很慢,动作也没有那么狼狈。

    他正在努力地往那边挪动,突然听到瓷器摔碎的声音,随着

    就是一声惊叫:“快去禀告陛下,飒露紫站不起来了!”

    李盛:( ̄口 ̄)!!你说什么?你在说谁站不起来了,我吗?

    旁边奉长孙皇后之命来给陛下送汤饮的连璧一进院子门,就看到飒露紫好像是很艰难地在地上爬行,当下便被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东西也洒了。

    什么?!飒露紫?!

    这声音很大,李世民在里面也听到了,李盛就听见一声厚重的木桌子被撞倒的声音,然后就是急急奔出来的李世民一行人,看着在地上以一个奇怪姿势卧着,看起来好像很辛苦的飒露紫。

    李盛懵掉了——只是偷懒不想动于是趴着挪了两下,结果被监护人被认为瘫痪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李盛觉得自己很尴尬,但是李世民看着大马在地下趴着起不来,还用大眼睛看着自己,眼神里还有些茫然和慌乱,他当即便心疼得不行,蹲下摸了摸飒露紫的腿——没反应。

    其实是因为李盛愣住了,脑子没转过圈来,不知道要怎么办。

    眼看着李世民急得上火,李盛回过神来也顾不上尴尬了,立马响亮地叫了一声,然后当着一群人的面利利索索地站起来走了两步,然后抖抖毛靠近李世民蹭了蹭他的胳膊。

    至于连璧小姐姐,李盛也过去碰了碰她,她刚才可是吓坏了,李盛靠近后还能看到她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

    李世民呼出一口气来,靠近了摸摸飒露紫的腿,大马抬起一只前蹄子把他轻轻推开了。

    看来没事啊。

    那刚才飒露紫在干嘛?

    旁边的连璧已经跪下请罪了——陛下和众位大臣们在里面商议事情都被她一嗓子喊出来了,惊扰军国大事,她心里很忐忑。

    李世民挥手表示无事,毕竟飒露紫刚才那样子,他也吓了一跳。

    李盛被迫把四只马蹄都挨个抬起来动了动,还在一群人的注视下绕着院子跑了两圈才被放过。

    李世民拍拍飒露紫的大马头——以后不许这么吓唬人!?”

    李盛躲开他的手心,不大高兴地喷了个响鼻——我才没有吓唬人!是你们误会了!

    看着飒露紫不大高兴地甩着尾巴跑到一边去祸害院子里的灌木撒气了,李世民带着人们继续回到里面屋子。

    “飒露紫是不是无聊了,这几日也没有带他出去逛一逛,等过两天游猎带着它去吧。”

    被这么一打断,魏征也没有刚才那股子气势了,他苦口婆心地劝李世民:“陛下要安定边境,是好事,只是,我大唐人口也不多啊,若把那些边夷之地都收入我大唐版图,那就要派人去驻扎看守,这得多少人?”

    “若好不容易费心费力打下来了,若不派人驻扎,岂不是白白辛苦一场?”

    “而今国力有限,应该专注中原地区的治理,若一意对外扩张,这其中,不但要消耗我大唐军力,还要费心治理收拢当地民心,这可是大工程,于国于民,都负担太重了。”

    这件事没有商量

    出一个合适的结果,但李盛知道,在有唐一朝,对于这些小国,最终的政策,是“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指的是中国古代中原朝廷对周边少数民族势力的一种治理方略,在汉朝兴起,在唐宋朝广为应用。

    在边远地区置州县,以当地头人自治,在形式上,保持其原有的统治;但在政治上,他们隶属于中原王朝,当地的王位继承和册封需要上禀,由中原允许才可以;在经济上,有作为附属小国向宗主国朝贡的义务。

    回头看了一眼里面,一凤还是皱着眉头,李盛晃晃脑袋,但是他也不能口吐人言告诉他们啊,反正魏征早晚会想到的,还是顺其自然吧。

    树上的叶子已经有些黄了,只有这边的一丛灌木还是青翠浓绿的样子,李盛看着,试探地啃了一口边,好老的口感啊。

    他觉得苦苦的好难吃,于是走到边上吐出来了,一回头,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啊啊啊干嘛啊,怎么什么都要看啊!

    李盛觉得今天丢了两次面子很不爽,看来不宜出行,还是回去马厩那边睡觉好了,那边没人,于是他甩了甩尾巴,昂着头哒哒地走出去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李盛出去玩了几趟,不得不说秋天确是是个出来玩乐的好时节,天高云淡,气候凉爽合宜,沿路还可看到些农人在侍弄土地,山上的草地已经有些泛黄了,相比夏日里的生机勃勃,更别有一番清雅淡然的意趣。

    李世民还带了不少随他演习的将官,让他们在旷地上比赛骑射,死靶活靶都有,李盛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去,一箭射出,那木头靶子居然被射穿了,不由得感慨大唐年间果然武德充沛。

    就连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杜如晦房玄龄几人,上马也是潇洒自如,骑行也是轻松写意。

    当然了,李盛也配合李世民炫了一波,紫色大马疾驰而出,至坡前直立而起,马上的李世民拉弓控弦,随着长箭射出,天上的大鸟哀鸣一声掉了下来。一箭穿透两只鸟身,且都是并排透过脖颈处。

    李世民骑□□绝,跑起来能甩开后面将近一十米远,李盛更是当代少有的高头骏马,起步就比别的马快出半个马身,看得将校们敬佩又羡慕。

    射猎后,李世民跟大臣们回去了,李盛被人陪着在街上又逛了几圈,买了点心,他发现之前的那家居然都开了分店了,看来生意果然不错,神马光环还是给力的。

    让李盛惊喜的是,那家店主还专门给他做了几样吃食,是各种精粮拌了糖浆做成的长条状干饼,李盛看着,很像是后世的燕麦棒啊,不过这里面的东西更丰富,他看见的就有各种豆子米麦,还有红枣和葡萄干胡桃仁,可能是为了成形?中间还有些干饼碎。

    这老板很有想法嘛,这不就是古代豪华版雪花酥?

    李盛很开心地收下了,另外他常吃的栗子糕也被老板改良了——里面还加了栗子碎块,好吃!

    扫荡完东西,李盛就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一直坚持军将习练武

    事,于是“自是后,士卒皆为精锐。”

    且不久后,对一些秦王府元从重臣给予爵位,一凤是很大方的老板——长孙无忌封齐国公,房玄龄邢国公,尉迟敬德封吴国公,杜如晦蔡国公,侯君集潞国公。

    在十月初,又广加封赏,其中,李盛看不顺眼的裴寂居然给的是最高最重的封赏——裴寂食实封一千五百户。

    李盛看裴寂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了,李盛自认是个讲道理的人,裴寂在他这印象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裴寂这人,给李盛的最初观感就不好,在真正的历史上,李世民打薛举的时候,一战浅水原是大败,那次后秦王府的重要谋士,李世民的良师益友——刘文静便不大心服,看着同样起点却位居高官的裴寂更是心怀不满,于是经常在府中发牢骚,在朝上反对裴寂,还酒后狂言,结果被检举污蔑谋逆大罪。

    当时李世民等人都纷纷求情为他分辨,裴寂力陈形势,使得李渊最后杀害了刘文静——他们两人当初可是志同道合的亲密好友!尽管刘文静不好,但也不至于被冤杀,而且是在古代以谋逆的名义。

    看过这份资料的李盛从此看裴寂就带着有色眼镜了,再有他后来督战关中大败甩下大军独自逃命,而后更是在秦王与太子之争里站到了太子一边,经常在李渊耳边说太子的好话。

    种种原因叠加,李盛当然不喜欢他!

    但是他也知道,而今形势,李世民还是要安抚好这些李渊的旧臣,保证政权的平稳交接,因此,厚待裴寂是应该的。

    除此之外,其他人等也都各有封赏,像是长孙无忌这种重臣,也有一千三百户的封邑;柴绍、罗艺、长孙顺德等人,也有一千户,其余人,依次按照功劳和皇亲身份颁赐等差。

    这一年的十月份,天有日蚀。

    这对于刚登基不久的李世民,是一个坏消息。

    李盛有些担心,在这种天象面前,大家都认为是天人感应,是民间有冤情或是有不平事,又或者,是大臣乃至君王无德。

    李世民会怎么应对呢?

    嗯,他封了个太子。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蚀之。癸亥,立中山王承乾为太子。”

    是的,对此,李一凤的回应是——天有警示,是在提醒我早立国本以安天下,所以我立了太子。

    很好,很一凤。!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