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第 109 章 有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话说回来,赵匡胤是怎么集权的。在这一点上,他给了文臣和武将同样的待遇,他不但频繁调动武将,还频繁调动文臣。用来取代藩镇的知州三年一换,主打的就是一个不管你当的好还是不好,到底有多好,任期一满你就给我走人,不给你一点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

    “至于这么干的弊端呢,肯定也是有,但是相比于唐末藩镇割据那架势,这样确实能让人安心不少。限制完普通文臣,还得限制文臣头头,宰相。毕竟宰相这种东西,权力一大他确实也容易有那么点摆不清自己的位置。稍微有点手腕的还能反过来把皇帝给架空了。”

    “毕竟是集权,要集就集彻底一点,赵匡胤就这么兵不血刃的收拢了自己手下将领的兵权。”

    【秦始皇】嬴政:确实集得蛮彻底。

    【汉武帝】刘彻:能不能细说是怎么集权的?@【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

    帝师都说了还要朕说什么。

    朕这会还没进行到杯酒释兵权,朕怎么跟你说啊!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交流一下经验啊,朕又不是白拿你的,一块交流呗。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在不在啊,你不会没来上课吧?

    【汉武帝】刘彻:帝师有人没来上课!

    赵匡胤:......

    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你倒是给朕一点说话的机会啊!!

    【宋太祖】赵匡胤:朕还什么都没说呢。

    【汉武帝】刘彻:你在啊,你在你不吭声,朕还以为你不在呢。

    “那个,刘彻同学,有话私下说,不要扰乱课堂纪律。”

    刘彻不情不愿的把自己写了一半的字给删掉了。

    然后切出私聊界面疯狂轰炸赵匡胤。

    被刘彻私信疯狂轰炸的赵匡胤:......

    毁灭吧,这个世界。

    “宋朝在赵匡胤这一番操作之下,确实把中央集权强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由于他对武将的恐惧实在是太大了,他甚至开始考虑让文臣接管军政大权。”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刚说你干的不错你就这么玩是吧?

    用脚想都知道那群文臣跟带兵打仗沾染不上一毛钱关系吧。

    【秦始皇】嬴政:有点荒谬。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暂时还是别联系了。

    【唐太宗】李世民:说实话,理解不了。

    如果没出赵光义那挡子事,赵匡胤觉得自己这个举动还蛮明智的。

    谁说文臣就不能带兵打仗了啊。

    那三国的时候不是就有很多能文能武的国家栋梁嘛!

    “不过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彻底这么干,他就死了。可以说赵匡胤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理念,离谱的事都是他老弟干的

    。赵匡胤在的时候虽然有点倾向性吧,但是勉强能算是端水,只是端的不那么平而已。”

    “他弟赵光义干脆就是不端水了,彻底把屁股歪了。前面说过,行军打仗要按照上面发下来的阵图指挥,然后还要被什么都不懂的监军压在头上指挥行动,地位还远远不如文臣。本来投身军伍报效国家是一个很光荣的事情,但是宋朝偏偏是个例外,宋朝在赵光义的带领下,发展成了做人莫做军。”

    “这都不是光荣不光荣的问题了,这是举着牌子喊你快跑别当兵了。但是你武将和军队地位低成这样,他军费支出又特别多。”

    听到这,嬴政打消了跟赵匡胤聊聊的念头。

    原本他也打算跟赵匡胤取取经,看看能不能从他集权的方式里学到点什么东西自己用用。

    但听到这他是完全不想了。

    这宋朝跟他们举国皆兵的大秦简直是两个极端。

    他们大秦是生怕当兵当不上。

    居然有人是生怕被抓去当兵。

    道不同,不相为谋,嬴政觉得他跟赵匡胤没什么好说的。

    “什么啊,还照着阵图打仗,他怎么不让我骑马从哪边上马都听他的啊。”

    “就是啊,我早就想说了,那个劳什子阵图真有人照着做啊?”

    “要是没照着做,帝师肯定不会拿出来说。”

    “也是,除了陛下,后面都没什么好鸟。”

    底下的窃窃私语又开始了。

    赵匡胤眼观鼻,鼻观心。

    主打的就是一个充耳不闻。

    他开始反思自己难道真的对武将的忌惮太深了吗?

    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能驾驭住这些人,但他的儿孙也能驾驭住吗?

    赵匡胤感觉自己又陷入了纠结。

    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个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想要大一统你就不要太多疑。”

    一个说:“他没做错,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手上有兵权以后还是人是鬼?”

    “疑心生暗鬼,你就是想太多。”

    “不想这么多大宋怎么千秋万代?”

    “那你想这么多,大宋最后什么样你看不见啊?”

    这句话一出。

    赵匡胤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对哦!

    大宋现在都已经这样了。

    他肯定不能重蹈覆辙啊!

    现在他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军备,横扫天下!

    非要收兵权,等他横扫完天下再收也不迟嘛!

    “不过宋初的总体社会还是处于安定状态,经济也处于上升状态,算是狠狠地给被五代十国狠狠摧残的中华大地回了一口血吧,加上重文轻武的方针下,社会的读书氛围也很高涨,前面说过,宋朝的人文方面也是一颗十分璀璨的历史明珠。”

    “在宋朝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北面的的辽和西夏也在悄悄崛起,辽

    前面说过了,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然后把北宋打得节节败退,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简单说一下前面没说过的西夏。”

    “西夏共有189年的历史,他跟辽国一样,都是游牧民族转化而来,西夏的前身是羌族的一支分支,而西夏的制度也是照着唐宋抄的,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建国是在1038年,而赵宋则是在960年就建国了。但是就这么一个比赵宋建国晚那么多年的政权,照样把赵宋打得节节败退。”

    赵匡胤:......

    【秦始皇】嬴政:等于说赵匡胤死了以后宋朝就打谁都打不过了。

    “嬴政同学说得没错,宋朝虽然军费支出高,但他们的军队体系已经完全被阵图文化给破坏了,后期就算是老天开眼出了几个不被束缚的将领,皇帝的眼睛又被糊上了。”

    “西夏要不是因为建国时间短,负担不了长时间的征战,他们也未必会跟宋议和。连年征战的负担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很大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确实负担不起。而宋跟西夏和谈,虽然宋给西夏送钱,至少名义上,西夏是向宋称臣的,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动把自己的帝号给去了。”

    【秦始皇】嬴政:面子上确实比较过得去。

    【秦始皇】嬴政:里子都丢没了,也只能在意面子了。

    赵匡胤:......

    好气。

    明明事都是不肖子孙们搞出来的。

    为什么丢的都是他的脸。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的吧,虽然宋在外交方面确实很弱,但签订合约这段时间,至少表面上还是保持了一点外交和平的,而且边境贸易也一直有在进行,为民族文化交融也算是做出了一点贡献吧。”

    “但这时候内部国情其实也有点一般,寇准跟宋真宗从澶州回来以后,他的宰相之位就丢了。”

    嬴政花了点时间回想了一下寇准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那个非要皇帝御驾亲征、拒不议和的宰相吗?

    “没错,就是他。”

    【唐太宗】李世民:一回家就被罢官,这是有人恼羞成怒了啊。

    李世民这么一说,赵匡胤也想起来了。

    如果这时候接着打,其实是有胜算的。

    但赵光义的儿子太废物,就想着议和给人家送钱,连去前线都是寇准逼的。

    导致错失良机。

    这个窝囊废居然还敢迁怒别人。

    “而且寇准这个人也是很得民心的,他被罢相以后,民间还是有很大的声音,希望寇准能重回相位。寇准后来虽然回是回去了,但他的为官之路也变得坎坷起来,恢复相位不到一年,就又被贬下去了,后来更是一路遭人陷害,一路被贬官,最后病逝了。”

    【秦始皇】嬴政:说真的,朕觉得宋朝风水有点问题,你们觉得呢?

    【汉武帝】刘彻:朕同意秦皇说的,这弱宋是有点邪门。

    赵匡胤:?

    你怎么说话呢?

    怎么就弱宋了?

    【唐太宗】李世民:有没有一种可能,跟风水没关系,就是他们姓赵的种不行。

    赵匡胤:......

    呵呵。

    你比前面那个更不会说话。

    “咳咳,不要搞封建迷信哈!”言羽阳紧急叫停:“虽然宋朝他确实有点邪门......不是,他确实外交不如其他朝代,但是他们文化方面很不错啊!而且他们也有很多试图变法改革让大宋变得强盛起来,虽然他们都失败了......”

    言羽阳越说声音越小。

    这么看。

    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点邪门哈。

    赵匡胤:?

    帝师,你说话啊。

    你人呢?

    好端端说着说着怎么就不说了?

    李世民一锤定音。

    【唐太宗】李世民:看吧,你们宋朝就是方方面面都有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帝师都不说话了。

    赵匡胤:......

    “那个,宋太祖,你做一下心理准备哈。”言羽阳强行转换话题:“靖康之耻要来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