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第 126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 126 章

    霍去病:?

    看着刘彻脸上出现了一种顿悟的神[se]。

    霍去病心里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不是陛下。

    您又知道什么了?

    霍去病犹疑的开[kou]问:“陛下,您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刘彻随[kou]说道:“朕只是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听刘彻这么说,霍去病也没放下心来,他继续追问:“陛下,您明白什么事了?”

    “看来当皇帝也不能太明事理。”刘彻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霍去病:?

    陛下,你在说什么呢?

    许是霍去病脸上的震惊太过明显。

    刘彻哈哈一笑:“去病,你那是什么表情?朕不过说笑罢了。”

    霍去病:......

    陛下,这一点也不好笑。

    刘彻毫不在意的摆摆手:“放心吧,朕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昏聩到那个地步,除非朕失心疯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开始李定国还在抗清的时候,郑成功也是他抗清战线有力的盟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清朝统一是大势所趋,在短暂的胜利之后等待他们的是节节败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然后就像刚才说的,索[xing]直接转移战场去台湾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这个时候台湾已经成为了荷兰的殖民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等到后来我们学世界史的时候会说到,有很多西方国家热衷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殖民地?

    嬴政暗自琢磨着这个词。

    前面有个唯物主义没弄明白,现在又来个殖民地。

    殖民地又是什么东西?

    【秦始皇】嬴政:帝师,殖民地是什么?

    【帝师一号】言羽阳:殖民地,简单来说就是移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好比假设现在秦朝跟汉朝是同处一块地界的王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两个王朝的实力并不对等,其中汉朝的国力要比秦朝强一些。

    嬴政:?

    【秦始皇】嬴政:帝师,这个例子举得是否有失偏颇?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是举个例子而已嘛,那秦朝的国力比汉朝略胜一筹,行吧?

    刘邦:?

    刘恒:?

    刘彻:?

    【汉武帝】刘彻:朕不同意!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话都说完了,怎么还带改[kou]的?

    言羽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好好好,假设唐朝跟宋朝是同处一片地域的王朝,宋朝国力远不及唐朝,行了吧?

    嬴政和刘彻倒是没在发表反对意见了。

    赵匡胤就

    有点不得劲了。

    怎么呢?

    他们宋是什么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两个王朝本来相安无事,但是有一天唐朝掌权者觉得自己领土内的资源不足以供养自己的王朝,然后宋朝的资源却非常丰富,且兵力远远不及自己强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于是唐朝就决定去掠夺宋朝的资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他们只是想要宋朝的资源,一点也不想接管宋朝的子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说过,宋朝兵力羸弱,所以唐朝很轻易的就获胜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唐朝在获胜后,派驻了自己的将领和子民进入了宋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此,宋朝的各个方面都由唐朝支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彻底丧失了自主权,而且宋朝的子民从这一刻开始就低唐朝子民一等。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甚至唐朝人虽然接管了宋朝,但他们并不会在意宋朝人的死活,他们在意的只有宋朝能为唐朝带来多少利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直到宋朝被榨干、彻底失去价值以后、唐朝会继续往外去寻找新的殖民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殖民地跟附属国或许有一些类似,但在古时候附属国只要安安分分年年上缴岁供,基本上大家也能做到相安无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一旦沦为殖民地,基本上就等于是永无宁[ri]了。

    那边还有个小[ri]本没搞定,这边又来个荷兰?

    这荷兰又是什么东西,还跑他们华夏殖上民来了?

    【汉武帝】刘彻:这么歹毒?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一般殖民地都是军事亦或者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才能做到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些国家自己内部都自顾不暇了,又何谈出去殖民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挑选殖民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像那种很偏僻的穷乡僻壤其实没什么殖民的必要,因为拿下来没有意义。还[lang]费民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前面也说了,虽然台湾被荷兰占领了,但是他们遇到了郑成功,郑成功又把台湾给拿回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郑成功也对台湾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秦始皇】嬴政:明之后就是清,那清之后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清之后就进入民国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进入民国以后,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发展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即将进入我国

    五千年历史以来最屈辱、却又是最有血[xing]、最人才辈出的一段历史。

    嬴政:?

    刘彻:?

    最屈辱?

    还能有多屈辱?

    宋和明末还不够屈辱的?

    这么想着(),他们也就问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嗯......清末的历史跟宋朝相比其实好不到哪里去。

    嬴政:?

    刘彻:?

    好不到哪里去还最有血[xing]吗?

    这二者之间很矛盾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清末跟近代史是一体的⑺(),所以说这段历史虽然很屈辱、但也很闪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只不过闪耀的是近代史,跟清末没关系罢了。非要分开的话,也能当成两段历史来看,一段卑躬屈膝,一段究极反抗。

    【汉武帝】刘彻:那不如跳过前面一段直接说后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当然是不行的,考试的时候可不会跳着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也没有你们想象的这么差,虽然后面比较差吧,但是前面还是挺好的。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每次都是这么说的。

    言羽阳:?

    也没有吧?

    他每次都是这么说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还真是。

    【唐太宗】李世民:宋啊、明啊、唐啊都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那也就三个啊。

    刘彻:?

    【汉武帝】刘彻:帝师,三个还不够吗?你总共才说了几个朝代啊?

    言羽阳:......

    行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话也不能这么说,清朝开局也是很强大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入关前有简单聊了一下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入关后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努尔哈赤开始算,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但彻底平定反清势力的时候是在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手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彻底也不太对,毕竟这时候还有郑成功,基本吧,基本比较准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毕竟人家是从关外来的,民族不一样,所以得实行一点政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现在分了五十六个民族,但毕竟除了汉族大家都是少数民族,然后清朝作为入关的少数民族,就搞了一个叫满汉一家亲的政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毕竟汉人人数还是多,完全靠奴役是奴役不过来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这个满蒙一家亲具体就体现在前朝重用汉官,后宫多纳几个汉人的妃子这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也是皇帝正常的笼络和统治前朝

    () 的手段,当过皇帝的都明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隔阂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得下去的,即使上面的皇帝想要和平共处,但是毕竟大家刚融合在一起,而且两族也算是积怨已深吧,再加上清朝的阶级统治是比较顽固的我觉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好比他们分的满蒙八旗,像是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的领主就是皇帝,这就是上三旗,剩下的什么镶白旗正红旗那些就是下五旗,旗主隶属于其他的亲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也就导致了上三旗比之下五旗的出身会要高贵一些,直到努尔哈赤对中原露出獠牙后,食物链又出现了变化,汉人一下又成为了食物链的最底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这样的[ri]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八旗再次变动,除了满蒙八旗、还多编了一支汉军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汉人不再只能是满蒙八旗的奴仆,这一改动也近一步减少了两族之间的矛盾,至此,满蒙八旗彻底成型。

    【秦始皇】嬴政:也就是说,清朝手里有二十四支军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也可以这么说,但一般不是单独按照一旗一旗来算,而是按照满蒙汉来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朝的八旗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全民皆兵,听起来跟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有点像,但相较商鞅,八旗制度会更加完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秦国某种程度上来说,军功爵制度也是逐渐引领他们走向衰亡的一种诱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八旗是有退路的,战时皆兵,不战皆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八旗制度也不是一劳永逸,清朝成也八旗、败也八旗。这个后面会提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来说回清朝的第三个皇帝,福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福临继位过程也比较坎坷,他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L子,但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为清朝选好太子,而此时的福临只有六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个时候明朝还没有灭亡,但是大家都知道灭亡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皇太极的死因非常突然。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根据记载是跟他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宸妃有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如果不是宸妃和皇太极的孩子夭折,或许太子之位早已定下人选。

    第 126 章

    【汉武帝】刘彻:什么意思?这个宸妃死了以后皇太极也跟着殉情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非要这么说的话,其实也算得上是吧,收到宸妃的死讯后,皇太极的身体就迅速的衰败了下去,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毕竟皇太

    极人都死好几百年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皇太极去世后他的兄弟多尔衮对皇位虎视眈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按理来说,皇太极是有皇长子的,如无意外,皇位大概率会落到皇长子头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多尔衮实力强劲,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最终豪格还是错失王位,由年仅六岁的福临登上王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出任摄政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痛失王位的豪格并没有得到善终,没过多久,豪格便被多尔衮随便编了个罪名关进监狱里,死在狱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福临上位前期也就算是走个过场吧,朝政都牢牢地把控在多尔衮手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福临十岁那年,多尔衮顺利的完成了权力收缩,把济尔哈朗踢出局,自此一人大权独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过皇帝的朋友都知道,多尔衮此举意味着什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踢济尔哈朗出局的第二年,豪格就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来也是运气使然,福临十岁那年多尔衮完成了权力收缩,但福临十三岁那年,多尔衮就逝世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多尔衮的死亡让福临彻底摆脱了傀儡的境地,而福临在亲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多尔衮进行削爵处理,也算得上是秋后算账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亲政后的福临其实还蛮勤勉的,但他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似乎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刘彻了然。

    又是一个情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董鄂妃去世后,福临一度萌生了剃度出家的想法。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什么?

    什么玩意?

    他一个皇帝就这么扔下朝政置之不理去当和尚了?

    【汉武帝】刘彻:等会,因为董鄂妃死了,他就想去当和尚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也不算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董鄂妃的死更像是一个诱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本来福临对佛法就很感兴趣,董鄂妃就像是拉住福临的那根弦,那根弦断了,这种出家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

    【唐太宗】李世民:等会,他真的成功了?

    清朝的皇帝自由度这么高?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被人阻止了。

    原来没真的成功。

    众皇帝在“果然如此”的情绪里,还裹挟了一种淡淡的失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被劝住的福临虽然没在想着出家的事,但是也没能活多久,一年后就染病去世了。

    【帝师一号

    】言羽阳:[语音]福临逝世时才24岁,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为清朝留下了一颗光辉的种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大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到康熙的开局可以说是完全复刻他爹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同的是顺治帝福临登基的时候六岁,而康熙登基的时候八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顺治帝只有两个摄政王掣肘,而康熙他老爹为他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康熙在读书这方面非常的勤奋,不过因为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有一点瑕疵,但这个瑕疵也不太影响他当皇帝,反而因为天花这种东西一个人一生只会感染一次,反而还成为了康熙的优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权臣都会心甘情愿的把权力拱手让人,鳌拜更是如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索尼逝世后,鳌拜像少年皇帝展露了他的獠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此时康熙尚且十四岁,朝政完全不曾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康熙并不甘愿做一个傀儡。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面对如此猖狂且嚣张的鳌拜。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康熙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如果成功,他就能彻底把权力收拢回自己的手里,但如果失败,下场或许也不会比当一个傀儡更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康熙先假装自己是一个只沉迷享乐的人,经常召集侍卫摔跤给自己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摔跤是满蒙人非常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鳌拜巴不得皇帝沉迷玩乐,自然不会对此多加阻碍,更何况摔跤给康熙看的并不是成年人,而是一群跟康熙差不多大的孩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鳌拜和康熙都对此习以为常。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鳌拜却不知这是康熙[jing]心为他编织的一场牢笼。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于是在某一天,鳌拜封康熙之命进宫,没多久,就被康熙擒拿住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解决完鳌拜这个心腹大患,康熙重新收拢了权力,这时候的康熙十六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令他头疼的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藩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初吴三桂为清朝做了不少事,成为了清朝初期的藩王之一,但藩王历朝历代都是皇帝的心病。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特别是吴三桂这种和皇室没有直接关系的、拥兵自重的藩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康熙隐约透露出想要削藩的信号之后,吴三桂以退为进,率先上书请康熙削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其实吴三桂有自己的想法,等到康熙同意放松警惕之后,他直接打起反清复明的旗杆,联合了一大批人叛乱,一瞬间,大半个清朝控制的地域都陷入了叛乱。

    朱元璋:?

    谁?

    谁反清复明?

    没记错的话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不就是这吴三桂杀的吗?

    他现在倒是搞上反清复明了??!!

    朱元璋气不过

    【明太祖】朱元璋:谁准他反清复明的?臭不要脸!

    言羽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呃,其实吴三桂这会反清复明也未必是真心的,他只是需要一个对抗清朝的旗帜而已。

    朱元璋:......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更气了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面对这场叛乱,康熙并没有显得慌乱,他很快就置顶面对吴三桂叛乱的政策,除了吴三桂,都可以招安。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除了吴三桂本人,有很多跟着吴三桂揭竿而起的人后期都被清朝重新招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些人一开始是吴三桂的巨大优势,但当一个接一个的反水之后,吴三桂陷入了巨大的劣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康熙的目标也很明确,所有人他都可以接受招安既往不咎,除了吴三桂,他要吴三桂死。

    刘彻听得频频点头,像吴三桂这种叛变来叛变去的人,给他机会那是蠢货才会做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场叛乱从康熙十二年一直持续到康熙二十年,耗时整整八年,康熙才彻底评定这场三藩之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吴三桂就已经病死了,死在他刚建国的那一年。

    【明太祖】朱元璋:他还建国?他建什么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吴国。

    朱元璋:......

    他不是这个意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传说吴三桂的建国之路并不顺利,所以没过多久吴三桂就气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此时他的盟友又都被清朝策反得差不多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吴三桂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继承了他爷爷吴三桂的抗清大业,但也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平定三藩之乱花了康熙八年时间,但三藩被平,清朝去除了一块最大的心病。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内部矛盾被平定以后,康熙很快将目光投向台湾。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说过,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赶走后,台湾就掌握在了郑成功手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郑成功去世后,接手台湾的是他的长子郑经

    ,本来郑经跟他父亲一样,一直在等待反清复明的机会。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甚至在吴三桂掀起三藩之乱后,郑经也曾想过去内地横叉一脚,但他还没来得及,康熙就迅速将人给招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并且在三藩之乱还没平定的时候就迅速调转枪[kou]对准了郑经,郑经被打得节节败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怒之下,索[xing]就摆烂了。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啊?

    一怒之下就怎么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康熙[chou]空去打郑经的时候,吴三桂那边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回到台湾的郑经郁郁寡欢不问政事,整[ri]沉迷于酒[se]之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吴世璠去世同年,郑经也郁郁而终。

    朱元璋:?

    郁郁而终?

    沉溺在酒[se]里的郁郁而终吗?

    不说一定要你打赢,你至少也去打一下吧?

    就一次的失败直接给你信心打没了?

    什么人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郑经去世后,台湾的内政显得更加混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康熙二十二年,康熙派水军出征台湾,不出意外,将台湾收归麾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时候康熙三十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三十岁的时候,康熙已经完成了很多皇帝究其一生都不曾完成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康熙并不打算止步于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作为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作为领土面积第二大的封建王朝,除了平定内乱,自然也需要像外开疆拓土。

    刘彻:?

    还能出去开疆拓土?

    这清朝也太有钱了吧。

    他这打仗打这么多年了都没停过,还有钱去打??

    【汉武帝】刘彻:他哪来那么多钱去打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清朝的钱不花在打仗上,那到时候就只能花在赔款上了。

    刘彻:?

    【汉武帝】刘彻:又有钱打仗又有钱赔,所以他们到底哪来的钱??!

    炭烤肥啾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