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在北宋当陪房

第 156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 156 章

    且说孙婆,升了官,好一番得意,这[ri],她进来茶水房,见房中没有旁人,便问看炉子的梁堇讨要一盏茶来吃。

    房中有两只炉儿,左边炉上坐着一只寻常的陶罐,右边坐着一只黑漆梅花的好罐,梁堇掀开眼皮,与她问了好,然后掀开左边的罐盖,用木勺舀了一盏茶叶沫子炖出来的水,递与孙婆。

    孙婆瞅了一眼,不接,嫌道:“放着好茶不与我吃,怎麽与我舀了一盏赖茶。”

    “好茶是喜儿姐姐与姑娘炖的,我是个看炉的,妈妈想吃,何不去房中寻她,我是她手下打杂的,茶也不是我炖的,不是放着好茶不与妈妈吃,是我实在做不了主。”

    梁堇把盏子收回来,放到炉子边上,指着左边的罐,道:“这罐是我自个炖来顽的,请妈妈吃一盏不碍什麽,只是妈妈嫌,想来妈妈好茶是吃惯了的。”

    孙婆不见外,挑了个凳儿坐下,摆着架子,拿眼斜梁堇:“一盏茶罢了,值当个什麽,你喜儿姐姐在这也不会恁小气,与我舀一盏吃,用好盏,别用次盏。”

    方才梁堇与她用的是一只寻常的白盏,茶水房有两种盏子,一种是给荣姐这些个主子用的,一种是下人们用的。

    “妈妈,你要用官盏?”

    “我什麽时候说用官盏了,我教你挑只好盏与我用。”

    梁堇瞧出孙婆是想刁难她,只因那[ri]她拒绝和她一道“罢工”,梁堇也不恼,笑吟吟问她:“不知妈妈要用什麽好盏,我糊涂了,盏儿都在箱子里,不如我打开,您自个挑一只可心的?”

    “你去给我挑,我忙活一上午了,正好歇歇。”

    梁堇闻言,就开了箱儿,从上面拿出两只面皮干净的白盏,问她可行,孙婆存了折腾她的心,哪里会言行。

    梁堇来来回回,拿了十几只盏教孙婆看,孙婆都不满意,梁堇还是好言道:“不是不帮你老人家挑,是我挑的不合您的眼。”

    说罢,便在凳儿上坐下,不再理会孙婆。

    孙婆道:“梁二姐,我以前如何没发觉你是个不一般的人呐,做假账吃官钱,还能装作什麽事没有一样。

    我把账本拿给姑娘看,陪房里有谁能帮你,倒时,姑娘一封书信捎回家,你老子娘,可都要被你牵连呀,你当真就一点不怕吗?”

    “自是怕的,只是我一家,都得冯娘子厚待,要是与妈妈你一道挑事,那我岂不是成了没良心之人。

    如今妈妈手里有我的把柄,还望妈妈看待我昔[ri]敬着您的份上,饶我一回。”

    梁堇站起来走到她跟前,蹲下去行礼,孙婆见梁二姐与她作小,便仔细打量她,见她神[se]不似作假,暗道:难不成这个梁二姐,真是忠心之人?

    她试探道:“我不教你挑事,事都过去了,我只问你,你可愿跟我,你要是跟了我,我把你提拔进房里当差?”

    这话儿,上回孙婆子已说过,只是上回有条件,这回没甚条件。

    梁堇纳闷道:“妈妈给脸给了

    两回,我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但即使我跟了妈妈又能怎样,妈妈使我去做对姑娘不好的事,我是万万不会做的。

    哪怕教我背地里往她眼中吹沙儿,我都不肯,我只盼着她好。再有,妈妈说提拔我进房伺候,我不爱,妈妈忘了,我可是灶娘,其实去了房里伺候又能怎麽样哪。”

    “进房伺候,里面的好处多着呐,你别不信,我那两个干女儿,哪一个不想进去,别说她们,姑娘带来的陪房,谁不想进房。

    进了房,[ri][ri]和姑娘,郎君们相伴,明面上的好处我不说,我且说那背地里的,宋妈妈的女儿,那个唤青杏的,受冯娘子抬举,教她与郎君当了通房,单这一条,就是天大的好处了。

    你生的虽不出众,但也有两分清秀,事在人为,争上一争,[ri]后的前程可就不一样了,到时,你老子娘跟着风光,有个当通房的女儿,坐轿子,吃香的,不伺候人,让旁人伺候……”

    孙婆就好似暗巷里哄骗良家妇人的老虔婆,以富贵引诱人心,梁堇也有[yu]望,只是她的[yu]望,不是与郎君当通房。

    她不止一回庆幸自个生的寻常,[ri]后荣姐要是想寻人收房,大概是不会收她,相貌是一回事,主要是哪有人收灶房作通房的。

    难不成教她一面陪睡,一面在灶房做事不成?

    第 156 章

    但也难保不会,说不定荣姐正想找一个生的寻常又老实的丫头充通房,以示自个的贤惠,梁堇叹气,若她是赁来的该有多好,至少她还能说上两句话。

    “妈妈,这等好事,还是留给你的干女儿吧,我不过是个灶娘,天生伺候人的,哪里敢痴想。”

    “你在家里有相好了?”

    “不曾有。”

    “我晓得了,你这是心气高,还不愿与人作通房呐……”孙婆还[yu]往下说,梁堇急忙往门[kou]瞅了瞅,拦住了她的话:“咱当下人的,和心气高本就不沾边,再等两年,姑娘把我指给谁,我便嫁与谁,妈妈没吃酒,怎地醉了,在这胡扯什麽心气。”

    “能嫁个管事最好,嫁不上,只怪我没恁个福。”

    梁堇拿话诳她,她们这些陪房,除去两位哥儿,两位婆子,两位妇人,余下的皆是正值青[chun]的姐儿。

    其中有人想做通房,有人家中在外头给挑女婿,有人想在下面寻,梁堇这样说,孙婆也信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想去当通房,这还要看荣姐的意愿。

    “我打听了,官人身边有个哥儿,唤柳生,这柳生可不得了,要长相有长相,要出身有出身,他是官人的[nai]兄弟。

    等[ri]后这江家分了家,他可就是大管事了,依我看,你不如配了他去,正好你们俩人,一个是官人那边的,一个是姑娘这边的。”

    “要是姑娘的陪房里只我一个,那这事有望能成,可妈妈去外头看看,香豆,秋葵,还有您那两个干女儿,哪一个不比我强,我要是那柳生,合该挑拣个长得俊的。

    妈妈别说我了,我是家生孩儿,婚事上哪里配说话。你老人家惹了事,还不快为自个想想,我也是

    好言,你老人家讨来了管事当,是欢喜了,可把姑娘弄的不痛快了。”

    “老婆子洗了十几年的衣裳,那种滋味,你个姐儿不懂。”

    孙婆神[se]恍惚,也不刁难梁堇了,出了房门自去了,她与梁堇往[ri]无怨,素[ri]无仇的,梁堇既是不愿跟她,她也不再威胁,更没有把账本[jiao]与荣姐。害了梁堇,她也得不到什麽好处,她的干女儿们没有一个能顶灶娘这个位儿的。

    梁堇猜孙婆[ri]后会朝她要银钱,她想到这,就忍不住牙疼,早知那本帐子教李大娘少写几笔“贪污”了。

    她站在房门[kou],见香豆提着一只红漆食匣[jiao]与了丰儿,片刻,丰儿进房又出来,与了香豆几个赏钱好像,梁堇离得远,看不真切,等香豆过来,她问她:“晌午不是才用罢饭,怎麽见你又提了食匣,可是晌午姑娘没用好?”

    “方才屋里的[chun]桃姐姐,与了我钱,打发我去外头酒楼里买上一碟辣子兔[rou],一碟羊[rou]馒头,一碟酱鸭子,一碗蒸羊[rou],一碟糟油鹌鹑,十张[rou]饼,我这才回来。

    用好啥啊,整[ri]里吃江家灶娘做的南菜,连我都想咱那边的吃食,别说姑娘了,晌午的饭菜,姑娘一[kou]没动,全赏给房里的三位姐姐吃了。

    姑娘伙食上的例,晌午是四道菜,二两米饭,那四道菜,你知是啥吗?”

    “想来是鱼,虾子,猪[rou]。”

    “一道豆腐炖鱼,一道蒸嫩[ji]子,一道切猪[rou],一道香油菠菜,[chun]桃姐姐她们仨也不爱吃,嫌江家做菜咸,不比咱那,菜是甜咸[kou]。

    这江家也是,明知姑娘是北边人,做饭菜的[kou]味,为何还照旧,害的咱姑娘,馋羊[rou]只能拿钱去外头买来解馋。

    我看这江家做菜也没什麽新意,一道切猪[rou],前儿晚食就有它,二姐,你真该教江家人见识见识你的本事,你做菜才教好吃。

    可惜咱这儿也没个灶房,好赖有个灶房你能做上一锅杂菜,教咱们也能解解馋。”香豆馋的不行,肚儿里寡淡,甚是想念在喜船上的时候,那个时候,二姐做上一锅菜,有荤有素,又煮了一锅油滋滋,香喷喷的咸鸭子,就着炊饼吃,是多麽舒坦。

    她越想肚儿里越空,越忍不住咽唾沫,晌午她们下人吃的菜是猪血烩芽菜,味道不能说差,但也说不上有多好。

    梁堇道:“等明[ri]我去房里问问姑娘,茶水房里有炉子,咱从沂州带过来的细面,腊[rou]什麽的还没吃完,看能否在房里贴个饼子,做两样小食吃。”

    之前荣姐的婆母李氏,使二儿媳杨氏,与荣姐盖灶房,打荣姐去大灶房罚了婆子,又在大嫂嫂面前失言,盖灶房这事,就没了动静。

    荣姐有一回去李氏房中问好,作了盖灶房的引子出来,可李氏却不往上说,只岔开了话,荣姐面皮薄,觉得臊得慌之外,不解婆母为何变了卦,她回到房中,仔细想了来到江家的这些[ri]子,难道是怪她罚了灶房的婆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