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海风十七里

第91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二人嘱咐的话语更是前后矛盾。
    比如让她外派结束尽早回来,加州太远,还是国内有人气;转身又告诫她好好努力争取多留几年,这样简历更好看些。
    这次陈念没再嫌烦当耳旁风,而是悉数都放进心里。
    从生下来那一刻,她就不断在做选择题。小时候的选择题莫过于糖果和饼干,滑滑梯和跷跷板。再大些就是文科理科,艺术还是学术;等到了大学,选学校专业,选毕业后是考研、出国还是直接就业。
    现在的她,面对的选择题更为复杂:前途、家人、朋友和爱情,哪一样都不能或缺。她分身无术,只能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排序,抓住当下最重要的。
    陈念挪回眼神,面前的两位新人正说着誓言。
    林依的宣誓如她本人一般,傻不愣登:“希望我一直都会是你的香草拿铁。”
    谢屿的婚礼誓言也很简单:“谢谢你爱我,并选择我作为你的人生伴侣。我会努力不辜负你的这份坚定。”
    陈念垂下眼睑,拼命眨巴眼,好碾碎欲滚落的泪珠。她瞥一眼几步之遥的蒋律,对方也心灵感应般抬眼;眼神相撞,饱含了千言万语。
    林依顾不上妆容,早已哭成了泪人。她兀自将那捧蓝紫色的绣球花塞到陈念手里,“希望我们都能幸福。”
    想起一周之后的分离,陈念再也忍不住。她哭着接过那捧花,紧紧拥住她最好的朋友,“等你来美国找我玩。”
    林依瞬间破涕为笑:“偷偷告诉你,谢屿定的蜜月之旅在加州哦。”
    蒋律不动声色走到陈念身侧,捞起她的手,和她十指紧扣。婚礼现场总有一种魔力,幸福、喜悦钻进身体每一处缝隙,动荡着心神,让人总想说些什么,做点什么去表达波涛汹涌的爱意。
    他温热的掌心贴住她冰凉的脊背,“不冷吗?”
    陈念眼泪还没干透:“好看比较重要。”
    他忍俊不禁,脱下西装给她披上;手背在她面颊蹭了又蹭,有一个瞬间他启唇欲开口,却不得不强忍咽下:戒指还没买,花也没准备,不能操之过急。
    “你会把我的妆弄花的。”陈念还有伴娘的任务在身:“我先去忙。”
    蒋律嗯了一声,手却没松,趁宾客不注意俯身轻啄一口:“我想到一个问题。”
    “嗯?”
    “如果新娘的捧花不是抢来的而是直接拿来的,还灵吗?”
    第70章 求婚这事只能我来
    陈念公司统一安排的公寓楼离办公室很近,高峰时期也不过十分钟车程。
    无奈她的车技从来仅限于纸上谈兵,一想到之后不得不面对开车这一难题,陈念顿时犯了愁。
    “没事,开车不难,我教你。”
    “可是学车考证还要好一阵子,我上班怎么办?”美国的公共交通她是不敢指望的,而车技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一蹴即就。
    “我当你司机啊。”蒋律佯装思考,凑到她耳边:“不过我家离你公寓有点远。”
    陈念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敷衍地“哦”了一声,满脑子都在琢磨如何抓紧时间考一个驾照,买一辆二手车。公司租的房子几乎空空如也、“家徒四壁”,她还需要自行购置家具和电器...她越想越烦躁,新生活刚开局怎么有这么多琐屑的事情?
    蒋律见她不接话茬,敲敲她脑门:“从你住的地方到我公司逆交通....不堵。”
    陈念终于咂摸出背后的意思,嗓音隐有笑意:“可是我的公寓是一居室,不到一百平...”
    蒋律无奈地摊开双手:“我妈已经收拾了两个大箱子,恨不能我尽快离家出走。”
    “我还没来得及买床...”
    蒋律无谓地耸耸肩:“没有睡过床垫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他读本科时在斯坦福附近租了间小黑屋,那间建于五十年代的屋子破破烂烂,是真正的家徒四壁风。当时他在群里收了个二手床,无奈上家推迟了交货日期,他不得已打了一个礼拜的地铺。
    “我睡在窗边,每天清晨一睁眼就是杏树和蓝天,特别美。”
    陈念听了直摇头:“蒋老板还有这样的辛酸史啊?阿姨不管你?”
    “不管,她只问我睡得习惯不习惯,要不要换家里的床垫,我拒绝了。”
    “哈哈,为什么?”
    “得分期付款...床垫太贵了,我那时候买不起。”
    “哈哈哈。”
    陈念刚到的第一个月,一到周末便忙着布置屋子。
    很多时候,陈念目不转睛盯着蒋律,看他仔细挑选家具,比较实用性和美观度;看他拿着工具,对照图纸认真组装;再听他念叨关于床垫和床上用品舒适度的重要性。
    当前一幅幅场景提炼出往后漫长岁月的缩影,平淡的点滴汇聚在一起,逐渐化成情感的基石和对彼此的依赖信任。
    “你笑什么?”蒋律双手将木板拼接在一起,嘴里衔着一把起子,说话含糊不清。
    “笑你刚在电话里和人说还有重要安排,那人应该做梦也想不到其实是装家具。”
    他认真拧着螺丝:“今天周末,我才懒得应付客户...”
    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工作日两个人一起出门上下班。等回到家,蒋律继续加班;陈念呢,瘫在沙发上刷剧看小说,偶尔兴致来了就去厨房倒腾做饭。
    到了周末,二人或穿梭在各大博物馆和艺术展;或去海边的林荫小道领略自然风光;或起个大早驱车一小时去码头,和刚打渔回来的渔夫聊上几句,顺便买些新鲜的海胆;或者干脆沙发上躺一天,看电影追剧,心安理得地蹉跎时光。
    蒋律爸妈时不时还会约着年轻人出来听一场音乐会或吃一顿晚饭,既恰到好处地保持了长辈和晚辈之间的距离,又不显得疏离。
    这一天,陈念刚下班回家,就收到了吴明希发来的视频邀请。她有些惊诧,迫不及待接起,“大半夜的,怎么不睡觉?”
    “跟你说个事。”吴明希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事情的好坏。
    “出什么事了?”陈念的心突突乱跳,这段时间她深深体会到一个女生在异国他乡的不易,更何况吴明希单枪匹马,打怪升级的难度肯定直线飙升。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结婚了。”吴明希面色如常,音调微微上扬。她晃了晃右手,无名指上套着一个素戒圈。
    “???真的假的?和谁?”好家伙,人才到英国两个月就结婚了,对方什么来路?
    陈念盘腿坐在沙发上,八卦之火熊熊烧着,“快交代!天啊!他在你身边吗?给我看看长什么样。”
    “你别急,我慢慢和你说。”
    一个月前吴明希一时兴起,报名参加了布里斯托当地两日游的旅行团。这座小城号称是英国的博物馆城市,从伦敦坐火车近一个半小时,一来一回,正好打发周末的无聊时光。
    英国冬季又湿又冷,是多数游客避之不及的旅游淡季。
    参团的不过寥寥几人,导游穿着厚重的羽绒服,领着众人穿梭在小城的各个角落:克里夫顿吊桥,涂鸦艺术街,海鸥成群的海滨港口,以及一座座巴洛克风格的古老建筑。
    大家穿街过河,走走停停,听导游娓娓道来古宅的历史,间或还能收获几个惊悚的民间闹鬼故事。
    吴明希落在队伍后方,话不多,偶尔会掏出手机拍几张照片,再放大看看会不会幸运地捕捉到导游嘴里的“鬼影”。
    他们一行人中有一位中国男生,年纪不大,文质彬彬。午饭期间他主动走到吴明希面前,自我介绍了一番:他刚从美国来布里斯托不久,就在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教书,对地貌山谷颇有研究。他这段时间忙着适应新环境、备课,还没机会好好感受这个小城。眼下他得空,干脆报了个旅行团玩玩。
    吴明希并不擅长找话题,一顿饭的时间多半是对方在说。
    午后斜阳晒到头顶,驱走了阴霾和寒气。她坐在湖边,看着湖面波光粼粼,习惯性从包里翻出手磨咖啡机,悠悠磨起了咖啡豆。对方伸手接过:“我来吧,这事我擅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