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宋医生,你结婚了吗?

第201章 201竟然是气道肿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201.竟然是气道肿瘤?
    那还是他实习的时候,有个因呼吸困难导致猝死的病人,一直查不出死因,后来尸解的时候才发现正是因为肺栓塞致死的。
    但是,要想确诊肺栓塞,则需要做肺动脉CTA,但是目前该患者正处于危险期,别说做肺部CTA了,就是做个简单的肺部平扫都不合适啊!
    那该怎么办呢?
    宋琦下意识的挠了挠头发。
    不做肺部CTA的话有没有其他检查手段可以辅助诊断呢?
    肺栓塞的病人一般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那么,是否可以查个D-2聚体?另外,肺栓塞会导致肺动脉高压,有可能会导致右心房的血栓,要不然查个床旁心脏彩超?
    宋琦这么想着,便申请了重症监护室的连线,要求医生紧急为患者做这两个检查。
    不一会儿,检查的结果就出来了。
    只是,这两个检查结果都不支持肺栓塞的诊断。
    那么,就不是是肺栓塞了?
    宋琦有些遗憾,但同时又觉得有些幸运。
    毕竟,如果是肺栓塞的话,那么这个患者很有可能随时都会死亡。
    这个时候,已经有几个医生陆陆续续的提交了诊断结果。
    台上的比赛选手在绞尽脑汁的思考着可能的诊断的时候,下面的评委们也在热烈的讨论着。
    毕竟,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关系到一个患者的生命安危。
    宋琦看了下时间,距离结束还有将近一个小时。
    这次的诊断由于病例复杂,加上需要及时补充完善辅助检查,所以比赛时间拖的比较长。
    如果半小时内还没有思路的话,就要求助系统了。
    宋琦这么想着,又重新开始梳理病人的各项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再重新检查病人的胸片的时候,宋琦发现病人的肺部真的很干净,没有渗出灶,也没有明显的占位性病灶,没有气胸和胸腔积液,气管也没有明显的移位。
    然而,宋琦就是觉得这个胸片好像哪里有些不太正常。
    宋琦其实并不太会看胸片,毕竟他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又不是影像学毕业的,临床医学虽然也学影像学的知识,但那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老师授课的时候随便敷衍一下,同学们更加敷衍,恨不得在这些副科上好好睡一觉。
    毕竟,医学生要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光专业课就够大家辛劳的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搞明白这些辅助科目。
    当然,宋琦比一般同学要勤快一些,老师授课的时候,他也认真听了,但即便是这样,他也只是学了点皮毛。
    也就是凭借着这点儿皮毛,他觉得这个胸片有问题,但是却看不出什么问题。
    要不然?申请系统辅助?
    宋琦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再也压制不住了。
    宋琦不是抠抠搜搜犹犹豫豫的人,有什么好东西不舍得用,他恰好相反,他的理念就是用了才能体现价值。
    于是,宋琦毫不犹豫的呼唤了系统。
    【是否使用系统辅助诊断(治疗)功能?】
    系统如约而至。
    宋琦点了是。
    紧接着,这张胸片的图像就在宋琦的眼前动了起来。
    就像是拍片的过程中一样,每一个层面,每个部位,都重新显示了一遍,最后定格在靠近隆突的气管的位置。
    这下,宋琦看清了,这个部位有一个很模糊的,淡淡的软组织的影像。
    宋琦有些惊喜,有些激动。
    怪不得看着奇怪,原来就是这个小小的玩意儿。
    【气道肿瘤堵塞致大气道狭窄,外界氧气无法进入,内部二氧化碳无法呼出。】
    就在宋琦暗暗激动的时候,系统非常贴心的给出了最终的诊断。
    这个位于气道的这个类似于软组织的东西,竟然是一个肿瘤!
    这样一个肿瘤堵在咽喉要道上。
    难怪患者会气喘!
    难怪气喘越来越严重!
    难怪当做哮喘治疗完全没有效果!
    难怪用了那么强的平喘药甲泼尼龙也没有用!
    难怪连用上气管插管也没用!
    这所有不好解释的现象,就因为看到了这个淡淡的软组织影像而变得什么都好解释了。
    宋琦原本还想着连线一下重症监护室,让他们重新拍个清晰点的片子确认一下,但是想到系统既然明确告诉自己这是一个肿瘤,再问的话似乎也是多此一举了。
    于是,宋琦便沉思一会儿,开始在平板上写下自己的诊断:疑似气道隆突部肿瘤,建议气管镜探查。
    由于时间紧张,宋琦也来不及写太多的诊断依据,事实上,也没什么诊断依据,那张胸片就是最好的依据。
    宋琦刚一按下提交键,主持人也宣布时间到了。
    这个病例明显有难度,有好几个主任都是在最后时刻匆匆写下一个诊断,猜测的嫌疑比较大。
    这样的结果,评委组专家们并不意外。
    事实上,他们讨论了很久,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不一会儿,比赛筹备组工作人员就把各位参赛人员的答案传送到了评委会专用的电脑上。
    这也是评委组事先要求的。
    第一个病例,虽然也没有明确诊断,但是那个病例属于常规病例,病人情况也比较稳定。但是这个病例,病人目前正在ICU,情况也不乐观,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大型会诊。
    所以,评委组们也期待着这些参赛人员能够给出一个让他们茅塞顿开的思路。
    毕竟病人还在等着救命呢!
    这个病例确实有难度,有五个参赛人员直接交了白卷。
    剩下的十个,诊断也是五花八门是,什么肺性脑病,中毒性脑病,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
    虽然这些疾病也都会有气喘的症状,但是上了呼吸机还是不能改变缺氧症状的就解释不通了,而且,这些疾病目前也没有明显的诊断依据。
    看到宋琦的诊断的时候,评委组的专家们先是愣了一下。
    因为,在这么多的诊断里面,貌似只有气道肿瘤这个诊断能够解释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为什么一直上不来。
    但是,气道肿瘤这个太牵强了吧?
    一是临床上少见,二是目前的所有检查结果似乎也不支持这个诊断啊!
    不过,这个想法倒是很好,可以听听他的思路。
    几位评委组的专家商量一致后,便让工作人员把最终的结果打在了大屏幕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