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种田助秦始皇稳定天下

荀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陈菽跟石背诗和认字后表现出优秀的读书天赋,过目成诵。
    李方旁观几天后收陈菽为学生,亲自教学,陈菽和他的阿兄阿姐高兴不说,徐兰他们也为他高兴,政儿和石三兄妹都没有表现出羡慕嫉妒,陈菽并未骄傲,几个孩子品性都很好。
    徐兰和唐启阳半年多以来把周围转了一遍,看中买荒地的位置,北拾里旁边有一大片不平整且土质差的荒地,里面有一个二十几米高、一百多亩的石头小山包,石头是普通的石灰石,一条两米多宽的小溪从紫山流出,经过小山包旁边。
    有石头有水好啊,他们建农场很有经验,走两遍心里就有了规划。
    唐启阳跑几趟把那片一千二十多亩的荒地买下,和税收相关人员扯皮后的结果是:荒地因为土地形不平整,又属劣质土地,更有小石山,交比较合理的固定税。
    从明年起就开始用钱交固定税的三成,交三成税两年,第三年全交。
    买荒地很便宜,但开荒的地贫,开出来种植农作物出产极低,赋税又太重,失去土地的黔首宁变成流民都不愿意开荒。
    唐启阳把荒地买下后开始招人修路,男女都招,年龄范围在四十五岁以下,十五岁以上,身体残疾能行动自如也要,用刀币结算工钱,周围几个里附和条件的人都来干活。
    唐启阳暂停上课管着荒地,徐兰管着家里地里,用麻布做后面房子的窗帘,有空时削用来做抄纸帘的细竹条。
    开始建农场,徐兰和唐启阳手头又变紧了,不过都忙着顾不上挣钱。
    他们忙活间麦子抽穗,黄豆结夹。
    麦子灌完浆上面泛黄的时候,唐启阳家的一块麦地麦穗很引人注目。
    刘里长站在这块地旁边盯着麦穗看,这些麦穗比自家的长一节,粒粒饱满,从这些麦穗看,可以预测这块麦地产量几乎能增倍!
    刘里长头眩晕,去年唐启阳就教大家用粪和烂泥草树叶做肥料,去年秋天他家种的菘菜和芦服长得很好,但大家都没有跟着做肥。
    现在……
    刘平一拐一拐走过来说:“阿父,阳家后面种的薯蓣和菜因为浇豕粪水长得很好,梨树也因为放了肥结的果实很大个,明年我们也养豕和多养鸡。”
    刘里长点头:“养!”
    上午约九点,徐兰家的右棚下,政儿五个孩子拿着徐兰制作的兔毛笔沾水,在小青石薄板上练字,李方在他们后面走动,看他们是否写错字。
    踢踏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随后在大门位置停下。
    李方和政儿五个同时看过去,李方看赶车的人后脸上马上变恭敬,急忙迎上去,政儿五个相视一眼后站起来跟上。
    李方走到马车前施礼,高兴恭敬喊:“老师!”
    从马车出来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老者看李方和气笑说:“你看着不错。”
    “是。”李方伸手扶老者下马车,后面下来一个年轻男人,跟李方施礼:“李师兄。”
    李方回礼:“王师弟。”
    随后李方跟老师介绍跟来的五个小孩:“老师,这五人是学生现在教的学生,石,山,芹,政儿,陈菽,陈菽是学生收的弟子。”
    石五个向老者施礼,恭敬喊:“先生。”
    老者抚胡须微笑点头:“不错,不错。”
    李方又介绍王师弟,石五个又跟王先生施礼,王先生回礼。
    随后石说:“先生们先进棚下坐,芹给你们倒凉茶,山去喊姑姑,我去叫姑丈回来。”
    随即政儿和陈菽道别回去。
    李方跟他们说:“去吧。”
    石五人离开。
    李方和老师和师弟说:“老师,王师弟,我们先到棚里坐。”
    徐兰在河边扯肥嫩的马齿苋,听山来报告说李先生的老师和师弟来,马上在河边洗手提篓子回家,在厨房放篓子后去对面跟客人施礼打招呼:“两位先生好。”
    老者和李方王羽在她来时就站起来,纷纷回礼。
    老者爽朗笑说:“老夫荀况,李方是我学生,听他说唐小兄弟和兰娘子多次,心生好奇,冒昧前来,望兰娘子莫怪。”
    荀子!
    眼前头发花白,脸色红润,腰间佩长剑的老者就是荀子!
    他们没有问过李先生的师从,没想到居然是师从荀子。
    徐兰心里吃惊,脸上差点裂开,定下神又施一礼说:“久仰先生大名,先生来我们家是我们的荣幸。”
    荀子见徐兰端正有礼,不卑不亢,对她印象很好,笑说:“我听说兰娘子做的饭菜非常好吃。”
    徐兰顺话邀请:“若先生不嫌弃,便留下用饭。”
    荀子爽快说:“那便叨扰。”
    “不叨扰。”
    李方给徐兰介绍旁边的年青男人:“兰娘子,这是我王羽师弟。”
    徐兰向王羽施礼:“王先生。”不是有名的李斯韩非张苍啊,话说,他们三个现在拜师荀子了吗?
    王羽温文回礼:“兰娘子。”
    徐兰说:“三位先生请坐,我去蒸糕点,招待不周,望先生们见谅。”还好早上用蜂蜜和面发酵,打算给孩子们蒸小馒头当做点心。
    荀子:“是我们未知会就冒昧前来,兰娘子不必如此。”
    徐兰施一礼退到厨房洗手揉发酵的面团。
    一会唐启阳急匆匆赶回来,洗手回房换上干净的衣服后去待客,相比信陵君,荀子更令他心神震撼。
    他不怎么了解荀子的思想学说,但不妨碍尊敬,心里隐隐生出一个想法,荀子挺长寿,如果他们的书院打出名声,荀子会不会愿意来书院教书?
    他不来,他有很多弟子啊!从他那里挖几个老师也好。
    唐启阳一脸好奇问荀子稷下学宫的情况,荀子和气跟他说学宫讲学,辨论,教学情况。
    唐启阳认真听,之后跟荀子讨教:“我现在买下一块地,耕种农作物的同时建一个书院,请来老师,在乡里招收学生,招的学生男女不限,教学分为启蒙,初极,高级三个阶段,启蒙班免费,初极班教各类知识和技能,需付少量学费,先生觉得如何?”
    荀子和李方王羽听后震惊,办私学的也有,但他在乡里招收学生,从黔首中招学生!
    不过也不难理解,唐家没落,现在是普通黔首。
    荀子想以前中行氏赫赫有名,后来败了,失散的族人四处安家,现在也是普通黔首,他问唐启阳:“你的志向是什么?”
    唐启阳淡淡笑说:“我是黔首,想提高粮食产量传授出去,愿天下无饥寒!”
    他的话很平淡没有一点煽情,却令荀子和李方王羽心生敬意,不说他能不能把粮食产量提高,他做出脚踏碓和暖炕,还有将麦磨成面做吃食的主意已经令太多人受惠,香皂让他们清清爽爽。
    荀子郑重说:“愿你的愿望实现!”
    李方和王羽也先后郑重说:“愿你的愿望实现!”
    唐启阳笑说:“多谢,愿望也只是愿望,以后很难说,现在阳光不算猛,我带你们去看我家今年种出的好麦。”
    荀子听说他已经种出好麦,马上答应:“去看看。”
    李方听石说过放肥的麦子麦粒多且饱满,本就想去看看,跟着老师说:“去看。”
    王羽也想看,于是一行人去麦地里看麦子,荀子师徒三人看施肥和没有施肥的麦穗差别明显,心里同时出现一个想法:粮食是增产了,得益的不会是黔首,只怕唐启阳的愿望不能如愿。
    唉……
    孟子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没有一个大王愿意听。
    徐兰蒸好小馒头拿去招待客人后准备午饭,杀两只小公鸡做白切鸡,咸鸭蛋,炒酸菜,韭菜炒鸡蛋,凉拌马齿苋,腊肉丁酱拌凉面条。
    大夏天中午,吃这些饭菜很舒服,饭后荀子不吝称赞徐兰:“兰娘子做的饭菜果然非常美味!”
    徐兰恭敬说:“先生过奖,食材有限,做的菜不多,先生下回来我给先生做更多美食。”她和唐启阳想的一样,想以后从荀子弟子里挖来几个老师。
    荀子笑说:“好,我下回来你给我做更好吃的菜。”
    徐兰笑应:“好。”
    徐兰和唐启阳不问荀子的行踪,认真招待他们,三点多后目送他们离开。
    晚上回房,唐启阳笑和徐兰说:“等我们书院办出名了,请荀子来做祭酒。”
    徐兰说:“好,但现在贵族阶层垄断知识,书院以后会不会有好名声不好说。”
    唐启阳语气变坚定:“虽然我们没有饱读现在的诗书,但读过的书、知道的知识没有人能比,我们造纸,编教材,写文章,写农书,记录卫生常识,在城里买店铺开书店,叫学生们抄书卖书,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徐兰笑:“好啊,其实战斗一直烙印在我们的灵魂里。”
    唐启阳:“上辈子没有用武之地,来这里后蠢蠢欲动。”
    徐兰:“嗯。”开始他们觉得这世道太难,后来好战基因渐醒,有一股兴奋,她问他:“你想不想去秦国领兵打仗?”
    唐启阳说:“有点想,但我有一种感觉,不应该去!”
    徐兰:“我们本身就很玄,既然有这种感觉,那就不去。”
    “嗯。”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