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哪吒]花与藕

第 15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殷夫人畏寒,膝头搭了张小毯子,正坐在窗边刺绣,房门敞着,似是料到叶梨花会来,给她留了门。
    粗略扫了两眼,夫人的架势很像那么回事儿,绣工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叶梨花看不出她绣的是什么样式,只能勉强看出丝线勾勒出的形状似散落的花瓣。
    “殷夫人。”叶梨花走过去帮她捏肩,“您今儿来找我了?”
    “嗯,想跟你说说话。”殷夫人放下针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到前面来。
    今天的殷夫人看上去情绪不大好,虽然还是像往常一样面软温慈,眼底却没有丝毫笑意。
    “好呀,不过最近没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唯一值得一提的嘛,是谷春楼来了个新厨子,做的枣泥核桃糕可好吃,我明天给您带一盒回来尝尝?”
    殷夫人道:“那就多谢你了,让我也能有这个口福。”
    “夫人还想吃什么别的吗,我一块儿带来。”
    “东西虽好,却不能多吃,叫你来可不是因为我贪嘴想让你做跑堂客,”殷夫人笑道,“梨花,你是个好姑娘。”
    这句突如其来的夸赞有种言不尽意的感觉,叶梨花敏锐地察觉到,殷夫人好像有话要对她说,而不只是单纯找她聊天。
    果然,殷夫人牵着她的手,一副要与她促膝长谈的样子。
    “梨花,你觉得我儿金吒如何?”
    联想到木吒之前叫她嫂嫂的事,叶梨花心头一凛,木吒误会了,夫人不会也误会了吧?
    但又怕自己自作多情会错了意,于是她决定捡些不痛不痒的好话来说:“年少有为,温和有礼。”
    “那么,哪吒呢?在你看来,他又如何?”
    叶梨花愕然抬头。
    殷夫人很少主动提起哪吒,怎么会突然问起她对哪吒的看法。
    脑中飞快思索着殷夫人的用意,叶梨花不知她想听到哪种答案,正面评价或是负面评价?
    “三公子从小便长得好看,继承了夫人您的美貌。”
    避重就轻的回答,不带主观情绪,纯纯客观事实,这样说总不会出错。
    在关于哪吒的事情上,叶梨花觉得还是少说为妙,说多错多。毕竟哪吒回陈塘关的事,殷夫人好像还不知情。
    然而殷夫人却直白道:
    “不必遮掩,我早知他已经回了陈塘关。梨花,你跟他似乎关系不错。”
    “......夫人。”
    叶梨花更加不解其意,脑中成了一团浆糊。
    半晌,她轻声反问道:“您究竟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殷夫人蹙眉,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些,“不要离哪吒太近,不要管他。”
    听了这话,叶梨花一时骇然,殷夫人眼中竟然没有半分对幼子的关爱,只有戒备,与淡不可察的厌憎。
    “难道,”一个猜测在脑中成型,“您讨厌他吗?”
    “这与我讨不讨厌他无关,梨花,我是为了你好,与哪吒走得近不会有好事。”殷夫人语气急切起来,“而金吒是个好人,堪以托付,你若与他情投意合,我不会多说什么。”
    不像是一位爱子如珍宝的慈母能说出来的话,倒更像是在给叶梨花选婿。
    叶梨花轻轻摇头:“您多虑了。”
    “不是多虑,我......”殷夫人说到激动处咳嗽起来,咳得眼角泛红,上气不接下气,眼神却还望着叶梨花,“我今天说的话,你要记着。”
    “夫人,你身体不适,”叶梨花缓缓回握住她的手,“先休息吧。”
    殷夫人不掩忧色地看着她,两人一蹲一坐,对视了片刻,最终殷夫人颓然道:
    “是该休息了,今晨起得早,我回去多睡一会儿。”
    低眸垂首,她又变回随和宁静的主母了。叶梨花道过别,走前替她合上了门。
    十余年朝夕相处,可叶梨花才发现,她并不足够了解殷夫人。
    没想到夫人心底对哪吒是真不喜欢,可那是她怀胎三年生下来的骨肉,叶梨花曾亲眼见证她是多么期盼着这个孩子的降临。
    哪吒当年一走了之,终究还是伤了母亲的心么?
    这情节,在叶梨花看过的影视版本里都没有发生过啊,殷夫人总是以慈母形象出现,哪吒与她之间,并不像与李靖那般有着激烈的矛盾内核。
    仅作为“母亲”这一形象的剪影,殷夫人的存在感的确不强,大家对她更熟悉的称呼大多是殷夫人或者李夫人,而非她的闺名,殷素知。
    今日与殷夫人的这番对话,令叶梨花咋舌。
    怎么会呢,哪吒,你的母亲竟然不爱你。
    回到自己房中,叶梨花有些魂不守舍,抱着驺虞在床上发呆,把它一身猫毛摸得油亮水滑,手还没停。
    “梨花梨花,”驺虞小心翼翼地提出意见,“能不能改日再摸了,这样下去我毛会秃掉。”
    “哦,哦,抱歉。”
    终于得到自由活动的许肯,驺虞咻的一下跳离床头,在温暖的烛台边将自己缩成一团猫猫球,打起了瞌睡。
    整天都宅在府里,因此叶梨花没能及时得知,陈塘关内又起了骚动。
    倒没有出现伤人事件。只是发生了件怪事,之前被妖魔掳走的受害者中有四人还下落不明,而今天竟有不少百姓先后宣称,在某街某巷看见过这几名失踪者。
    目击地点虽不一样,但根据外貌描述基本可以确定,出现的就是那四人。而且他们看上去都很正常,并没有表现出被夺魂后的失智行为。
    有认识他们的百姓主动上前与他们攀谈聊天,他们也能对答自如。
    总兵府获知消息后联系上了他们的家人,才得知他们根本没有回到家中,就只是在陈塘关各个地方游荡闲逛而已。
    目击者越来越多,偏偏他们的家人却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们,这四人似乎有意避开了家附近的区域。
    众所周知,失踪后又回来了的人只有两种下场,一是被抽了魂,这倒好说,招魂纨还在总兵府放着呢,想恢复正常简单的很。
    第二种下场,就是被掏空精气血肉做成一张漂亮人皮,这时候天王老子下场也救不回来了。
    至此,大家也反应过来,这几人大概......皮囊下换了芯子,已经不是本人了。
    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呢,不就是害怕被瓮中捉鳖吗?
    可怜他们的家人翘首以盼这么久,最终还是等来了这样的噩耗。
    更诡异的是,第二天,这些人又出现了。
    与昨日不同,现在大家心里都有数,知道他们多半是披着人皮的小妖,于是相互提醒告诫,纷纷收摊避开。
    大家的反应已经足够迅速,奈何人皮妖心理素质过高,看见众人避它如蛇蝎依旧能表现得很淡定,甚至还主动找上那些消息滞后不明就里的路人聊天唠嗑。
    而且这些人皮妖总能精确避开巡逻兵所在的地方,等附近的巡逻兵收到消息赶到的时候,人皮妖已经跑路了。
    与此同时,有流言在陈塘关传开。
    这流言来得毫无征兆且相当离奇,说是陈塘关百姓之所以遭难,罪魁祸首其实是总兵府家的三公子,李哪吒。
    追流溯源,这话竟是那些与人皮妖交谈过的百姓传出来的。
    原来并非真的在找人唠家常,他们的交谈极具目的性,要表达的主旨基本是“我变成现在这个鬼样都是李哪吒害的”。
    披着人皮的妖,居然以死者亡魂的姿态控诉起哪吒来。
    此前的袭击事件本就闹得陈塘关人心惶惶,只要是与妖魔有关的消息,百姓们都很乐意听一耳。
    起先没有人把人皮妖说的话当真,可架不住一传十十传百,流言以野火燎原的架势传开了。
    且百姓轮流添油加醋使流言变得更加合理,说三公子自小离家,对李总兵怨念深重,现在回陈塘关就是为了报复总兵。
    报复总兵的方式就是联合妖魔作乱,把陈塘关搅个天翻地覆,他们这些小老百姓都是父子斗争中的牺牲品。
    但凡细想,就能发现这个说法还是有很大的漏洞存在,比如陈塘关大乱对李靖只能起到一个增加工作量的作用,如果真要报复李靖,当然是直接攮他一剑来得比较快。
    可依然有个别几个人信了流言所说,到了第二天下午,甚至有人跑来李府想要个说法。
    李府自然是闭门不开。
    在百姓眼里这就成了心虚,殊不知李靖本来就不是个善于沟通的人,面对这几个讨要说法的百姓他只觉得头疼,觉得晾他们一阵就行。
    李靖和哪吒确实关系不好,但哪吒毕竟拜在太乙真人门下,身为十二上仙的弟子怎么可能与害人的妖魔为伍。李靖暂且当这流言是妖魔信口胡诌,来给他添乱子。
    清者自清,况且李靖也没心思为哪吒去辩驳,别的不说,哪吒自小离家倒是真的,现在又跑来陈塘关做什么,平白惹他心烦。
    再者,李靖不愿剖析自己,他内心深处想的其实是,万一,万一,有万中之一的可能性,哪吒确实走上歪路了呢?
    这个儿子从小就很有自己的主意,更是闯祸的一把好手,想关他一辈子,可又关不住。
    想到太乙所说的一千七百杀戒,李靖冷笑一声,既然关不住,那就由他去,不撞南墙不回头,哪吒也该疼一疼,方知他为人父的苦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