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913章掌握定价权,南山财团的开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动力电池整体的供应形势比较紧张的大背景下,各个电池厂家纷纷加大了储能电池的发展力度,或多或少肯定是会给动力电池的供应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就像是前世2020年汽车行业芯片供应危机爆发的时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个芯片企业把产能留给了利润更高,大家认为前景更好的消费电子市场。

    芯片的交货周期都是比较长的,这一调整,当车市快速恢复之后,就出现供应危机了。

    那个时候一片普通的车规级芯片,也许正常情况下是五块钱,但是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货。

    在市场上,你可能需要花费1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原本只值五块钱的芯片。

    这就是供需情况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导致的。

    电池的情况虽然不会跟芯片一样,出现主机厂在供应商那边拿不到货,却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的场景。

    但是最终因为产能紧张,你想要的数量人家没有办法按时交货,这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甚至这是最近一两年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之前长安汽车的易佳亲自给曹阳打电话,担心的就是这种事情的发生。

    如今南山电池跟狗大户那边签订了一個5GWH的储能站大项目,这肯定会让更多的主机厂担心自己的电池供应没有办法保证了。

    “张总,埃安那边最近的销售形势比较稳,但是我们很快就会推出新的产品,到时候对电池的需求就会进一步的上升。”

    “如今南山电池那边已经跟各个主要的客户都提前预警了电池供应的格局,要求大家提前三个月锁定订单。”

    “要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没有办法保证按订单交付的风险。”

    “这说明它们的电池产能已经非常的紧张,没有办法浪费任何一点时间。”

    曾广达现在是把主要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羊城埃安和羊城传祺上面。

    这两家企业的表现可以说是比较亮眼的,许多人都很满意。

    所以哪怕是它们旗下的两家合资公司的表现有点不是那么的亮眼,羊城汽车集团整体的业务情况也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羊城埃安那边,现在是国内仅次于长安汽车的新能源销售大户。

    这个成绩,绝对是超出很多人的预料的。

    毕竟在汽车行业,羊城埃安的历史底蕴是比较薄弱的,但却是后来者居上,很是了不起。

    “整个电池行业供应紧张,这个情况也不是现在才知道。”

    “我们的新项目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近才刚刚跟南山电池签署了一些补充协议,专门对生产台数没有达成的情况下的情况做了一些补充约定嘛。”

    “现在无非就是局面变得更加严峻了一些而已。”

    张家齐对南山电池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倒是不算特别的担心。

    对方是掌握了动力电池生产的整个产业链的集团企业,扩产的速度肯定是行业内最快的。

    如果南山电池都搞不定,那么其他的电池厂家肯定就更加搞不定了。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我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储能电池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的供应变得紧张。”

    “这是会直接对我们的动力电池的供应和成本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的。”

    曾广达这话一出口,张家齐立马就意识到自己刚刚想到太简单了。

    自己只是想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线都是分开的,彼此之间的供应影响很薄弱。

    并且南山电池也是很早之前就做好了相关的规划,不至于因为一些变化就搞的手忙脚乱。

    但是他没有想到储能电池业务的快速发展,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的影响。

    现在动力电池基本上都是三元锂电池或者磷酸铁锂电池,不管是哪一种电池都是需要使用到氢氧化锂或者碳酸锂等相关的锂矿产品。

    并且除了锂相关的化合物,其他一些原材料也是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的。

    华夏的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速度,本来就超出了大家的预料。

    这就意味着锂矿的开发以及其他一些原材料的产能也是有可能出现问题。

    为了保证供应,各个电池厂家肯定会全力的去抢夺这些原材料的资源。

    这就会导致市场上的供需局面出现比较大的变化。

    原本稳定的供应变成供不应求,涨价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并且这种供应紧张带来的涨价幅度,往往是比较夸张的。

    比如我是生产碳酸锂的厂家,原本3万元一吨的产品,现在新的一个客户突然说它愿意4万元一吨买,那你卖是不卖?

    但凡没有跟原本的客户签订合同,或者合同违约的代价比较低,那么很多原材料厂家都会考虑把材料卖给出价更高的客户。

    这么一来,就起到了一个非常坏的开头。

    C客户可能会用4.5万元一吨的价格去抢货。

    你抢,我抢,指不定不用几个月的时间,碳酸锂的价格就飙升到了10万元一吨,甚至更夸张的水平了。

    最终这些成本肯定是要主机厂来承担的,因为电池厂家不可能有实力吸收那么多的成本上涨幅度。

    甚至在抢购这些原材料的时候,它们都会事前跟主机厂沟通,要等对方接受涨价的要求之后才会去抢购。

    亦或是你不接受涨价,那我就优先给接受涨价的客户供应电池。

    就看你到底还要不要生产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肯定都不是羊城埃安这边希望看到的局面。

    生产电动车本来就不挣钱,电池作为占据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如果还要继续涨价,那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肯定是很不利的。

    “南山电池那边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涨价要求了吗?”

    张家齐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逻辑,颇为担心的看着曾广达。

    羊城埃安的发展是绝对不容有失的,这是羊城汽车集团内部已经统一好的意志。

    “暂时还没有,毕竟原材料的采购是有周期的。”

    “现在交货的电池使用的碳酸锂等原材料,其实是几个月前采购的,而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可能是更早的时候确定的。”

    “但是现在碳酸锂的期货价格是已经开始上涨,我担心这个上涨的势头会越来的越明显。”

    在跟张家齐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曾广达显然已经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也正因为他已经调查了解了一些信息,所以才更加的担心。

    他有一种预感,羊城埃安的动力电池供应问题,在接下来一年都是没有办法回避的存在。

    而伴随着这种问题的产生,动力电池的价格也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正常来说,生产成本上涨了,销售价格肯定就是跟着上涨。

    但是在如今华夏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之中,这种逻辑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原本大家的价格差不多,现在你的产品价格上涨了,别人还没有上涨的话,那么消费者指不定就去买别人家的产品了。

    当然了,有些人可能会说,大家的动力电池成本肯定都上涨了,那么大家一起涨价不就行了吗?

    这么一来,就不用担心压力太大了。

    理论上这种情况确实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根本就不会在华夏发生。

    甚至有一些车企更是想着借着这个机会淘汰对手,让自己能够弯道超车呢。

    所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只会有一部分的厂家因为成本上涨而涨价,亦或是品牌议价能力比较强的厂家会考虑涨价。

    大部分的厂家,只会选择硬着头皮去承受这种价格上涨。

    羊城埃安很可能就是属于大部分的厂家之中的一员。

    “我们能不能通过购买相关原材料的期货的方式去对冲这种涨价的风险呢?”

    张家齐能够一直坐在羊城汽车集团的总经理的位置上面,眼光和能力自然都是非常不错的。

    现在曾广达已经把这种风险跟他汇报了,他很快就想到了规避这种风险的方案。

    事实上,期货这种东西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冲相关使用企业的风险。

    只不过慢慢的,它的金融属性变得更加明显了。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不小心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曾广达这么一说,张家齐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那难道就干等着吗?

    不过他也没有发火。

    因为他也知道作为一家国企,突然之间去投资期货市场,要是到时候挣钱了倒是好说,如果是亏钱了,那面对各种审计的时候,就很难说清楚了。

    这种风险,显然是没有谁愿意去承担的。

    “我们找南山电池讨论一下这方面的事情,看看它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

    “亦或是我们直接提前付款,把今年的电池订单都给买下来。”

    只要提前预测到了相关的风险,要找规避的方法肯定还是有的。

    反正张家齐是不能接受放任不管的。

    “嗯,我跟林城打个电话沟通一下,亲自过去谈一谈。”

    曾广达也找不到更好的其他办法了,只能是先去跟南山电池聊一聊再说。

    而同样是感受到了这一场动力电池供应格局变化的,自然还有比亚迪。

    针对这个变化,比亚迪内部也是在讨论一些新的变更方案。

    “王总,我觉得公司的电池业务可以单独的剥离出来成立一家电池公司,然后电池公司不仅给我们自己供应动力电池,也可以给国内的其他客户供货。”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发展的很快,动力电池的需求已经有点供不应求了。”

    “许多主机厂都在考虑通过引入更多的动力电池厂家的方式,来规避将来的供应风险,并且为降低成本做贡献。”

    “我们公司的动力电池业务,一直都是处于仅次于南山电池的存在。”

    “但是这段时间国轩等电池企业都在不断的扩大产能,像是欣旺达这些原本生产消费电子电池的厂家也开始涉及动力电池业务。”

    “如果我们什么变化都不做的话,很可能会被其他动力电池厂家超越。”

    吕发祥作为比亚迪电池业务的负责人,危机感还是很强的。

    虽然比亚迪对新能源车非常重视,它们推出的电动车和插混车的时间也比较早,但是电动车的销量却是有点不如尽如人意。

    别说是行业第一了,行业前三都没有它们的位置。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电池业务也没有办法跟着快速发展。

    毕竟比亚迪电池现在主要就是给自己使用,之前虽然也讨论过给其他客户供货的问题。

    但是你都不是单独的公司,各方面的实力也是比不过南山电池,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吕发祥今天会那么干脆的提出要把电池业务剥离出来成立新公司的目的所在。

    虽然哪怕是剥离出来了,大家也都知道这家公司肯定也是会优先保证比亚迪汽车的需求,有可能会把自己的信息跟比亚迪汽车那边共享。

    但是终归是两家公司,一些情况还是会发生变化。

    最关键的是导入新供应商的时候,至少不会让大家觉得这家供应商的名字那么奇怪。

    比如奇瑞汽车导入一家新的供应商叫做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那绝对是充满了违和感的。

    对于吕发祥汇报的这些情况,王福自然也是理解的。

    所以他听完之后,稍微沉默了片刻,道:“如果要把电池业务剥离出来寻找新的客户,让它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的话,那么就有必要把其他的零部件业务也剥离出来,重新成立几家公司去在市场上运作。”

    “就像是电装和丰田合成跟丰田汽车的关系一样,大家有股份关系,但是也要通过竞争来获得订单。”

    “这样子也能让外面的客户更加充分的见识到我们市场化运作子公司的决心。”

    王福考虑问题肯定不会只考虑电池这个零件。

    比亚迪的汽车,很多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

    它们内部有不少的事业部就是做各种零部件的。

    甚至就是一部分南山汽车零部件供应的零件,同时也会在比亚迪内部生产一部分。

    这种情况,在整个华夏汽车行业算是相对比较少见的。

    “把所有的零部件业务都剥离出来也可以,分别成立几家公司。”

    “不过除了电池业务我们有比较明显的行业优势,其他的零部件的优势地位可能不是很明显。”

    “博世、大陆、电装、南山汽车零部件等不少零部件行业的巨头,在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技术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

    吕发祥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把自己的担忧给抛了出来。

    成立独立公司的话题是他提出来的,如果最终推进的情况不理想,指不定他是要背锅的。

    把动力电池独立出来,他是有信心能够变得比现在更好的。

    但是把其他的零部件独立出来之后,业务能不能变得更好,他就没有太多的信心了。

    “单纯的比技术,我们肯定是没有优势的。”

    “但是在技术和成本之间做一个平衡的话,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独到的优势的。”

    “初期主要是跟各个自主品牌沟通,看看能不能慢慢的取得一些突破。”

    “特别是在三电零件上面,我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除了南山汽车零部件之外,其他的厂家都不见得做的比我们好。”

    “但是南山汽车零部件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场都吃掉的。”

    王福倒是没有那么悲观。

    在他看来,吕发祥的这个提议还是不错的。

    做的好的话,指不定将来都可以把这几家公司拿出来单独上市呢。

    “嗯,那我先把动力电池的独立方案整理出来,然后先以它作为试点,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立马就展开到其他的零部件业务上面?”

    吕发祥虽然不好反对王福把所有的零部件业务都独立出来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想要优先搞动力电池业务。

    对于这个方案,王福倒是没有再反对。

    ……

    “曹总,目前我们在碳酸锂和镍金属、钴金属方面的布局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这一次我们准备是做中长线,会在明年根据情况再推出这一轮的炒作。”

    各家电池厂家和汽车厂都在为动力电池供应格局的变化而烦恼、焦虑的时候,南山系的企业内部,自然也会有各种相关的动作。

    一直名声不显的南山投资,这段时间就在默默地布局。

    现在布局差不多完成了,张富贵是带着林玲过来跟曹阳进行专门的汇报。

    “除了我们感受到锂电池相关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之外,估计一些国际资本也已经关注到了这方面的变化。”

    “伱们要注意别到时候成了人家锅里的肉了。”

    虽然这个事情是曹阳亲自提出之后,张富贵才安排下去的工作。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上面,曹阳肯定是没有办法盯着的。

    伴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供应紧张格局已经初步的形成。

    那么下一阶段的影响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南山投资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国内外的锂矿和镍矿,实际上是不太担心这种原材料价格变化的。

    因为材料上涨也好,下降也好,最终都是左手和右手的区别。

    当然了,如果借着整个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契机,把动力电池的价格也提升上去,那肯定是可以让南山系的企业获得额外的高收益了。

    这就是掌握了完整的产业链的好处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笔钱曹阳也是不想错过的,那就是期货市场的收益。

    很确定它们的价格会上涨的情况下,不去布局一番,那实在是太浪费了。

    这显然是不符合曹阳的做事风格。

    “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是有比较多的牌可以打的,被人阻击的可能性非常的低,甚至我们反过来可以阻击别人。”

    “比如利用我们自己的电池公司或者原材料价格公司,人为的去改变供需的格局,抬升或者打压相关原材料的价格。”

    “这些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并且这都是在规则范围之内的事情。”

    “比如我们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内大幅度的找各路原材料企业购买车规级碳酸锂原材料,然后同步降低我们自己的材料厂家的出货量,让碳酸锂的供应变得非常紧张,出现价格暴涨的局面。”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操作,打压相关原材料的价格。”

    林玲作为南山投资最厉害的操盘手,各方面的经验也是非常的丰富。

    对于这种曹阳亲自布置的方案,她绝对是非常重视的。

    她有绝对的把握,在这一次的操作之中,南山投资是可以挣大钱的。

    “既然你们有信心,那就大胆的去操作。”

    “最好是通过这个事情能够将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的定价权掌握在手中。”

    “今后只有我们搞其他企业的份,没有其他人坑我们的机会。”

    南山系的企业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都说一流企业定标准,这种掌握了定价权,其实就相当于是在定标准。

    任何一家能够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就是自己想要亏损都是很困难的。

    只要不作死,基本上都能过着比较舒服的日子。

    不少明明做的是原材料业务,从科技含量上来说,很多都是谈不上特别的高。

    但是人家偏偏就比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日子要过的舒服很多。

    南山系的企业里头,显然也是需要几家类似的这种企业的存在。

    大家相辅相成,最终能够起到的作用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当年的南山集团变为了五家集团,今后慢慢的会变为南山财团。

    而作为一个财团,肯定是要全方位的发展各方面的业务的。

    “曹总您放心,这个事情我们一定办的妥妥的。”

    “其他的材料我们想要拥有定价权也许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动力电池上使用的碳酸锂和氢氧化锂这些材料,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机会的。”

    “我们直接和间接控制的锂矿,现在供应着全球超过五成的动力电池锂材料呢。”

    林玲说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几年前曹阳安排南山投资满世界的投资锂矿的事情。

    心中对曹阳的佩服之情可以说是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有些事情,发生之后大家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出来,好像个个都是人才,分析的很是到位。

    但是在发生之前让你分析的话,没有几个人能够非常准确的给出最终被证明正确的结论。

    这种事情在股市上是最明显的。

    许多人都是事后马后炮!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