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914章氮化镓再做巨大贡献,电子侦察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羊城的夏天,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

    明明才是4月份,但是气温已经飙升到了30度了。

    一大早,曹阳跟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亲自给窗台旁边的万年青浇了浇水。

    然后拿起了米颖整理好的昨天各行各业发生的大事。

    接着再看一看今天的行程安排,差不多就要开启忙碌的一天了。

    南山投资在期货市场的布局肯定是没有那么快的显示出效果出来的。

    不过在其他领域的布局,却是开始见效了。

    今天就是要跟南山半导体的人一起去文冲造船厂,见证一下双方合作的第一款军品项目的交付仪式。

    潘军作为相关部门的代表,也会跟着过去。

    “曹总,我感觉跟文冲造船厂的合作可以进一步的深化,把我们公司的许多新技术都在它们的船只平台上面进行安装使用。”

    “虽然船是它们生产的,但是核心的东西都是我们公司的,完全可以体现我们的竞争力。”

    章京是第一次深度参与到跟文冲造船厂的合作之中,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

    以船只为平台,南山半导体那边也是有很多发挥的余地。

    像是这一次的电子侦察船,上面最核心的设备都是南山半导体参与研究的。

    它们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应用在各种干扰设备和雷达上面,起到的效果不要太夸张。

    特别是南山半导体和文冲造船厂这一次合作推出的电子侦察船,除了有侦查的能力之外,还有电子干扰的能力。

    相当于把电子干扰机的功能给集成在了电子侦察船上。

    这个时候氮化镓功率元器件起到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因为同样体积的设备,人家可以发射出来的功率比你高几十倍。

    只要功率全开,分分钟让对方的电子设备瘫痪。

    这个威力,关键时候会让人大吃一惊。

    这种能够屏蔽敌人的雷达和通讯信号,甚至切断无线电波,让敌国的军舰船只变成“瞎子”和“聋子”能力,绝对是很让人忌惮的。

    “之前的吸泥船,现在的电子侦察船,还有正在生产的LNG运输船等产品,虽然都是比较特殊的船型,不过意义很不一样。

    “我觉得章总的提议很不错,可以跟文冲造船厂那边多多合作,推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船只出来。”

    潘金兴今天也是跟着一起去参加文冲造船厂新型电子侦察船的交付仪式。

    这艘船上的一些设备,是在南山设备跟南山半导体的合作之下开发出来的。

    “走差异化的道路,生产有南山特色的产品。”

    “曹总的这个思路,不管是在哪個领域都是适用的。”

    “比如我们下一步也可以考虑生产一些特殊的微型潜艇,甚至是电动潜艇,用在一些特别的场合。”

    “指不定也能受到相关部门的青睐。”

    章京别开生面的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一直以来,南山系的企业都是没有涉及到潜艇制造的相关业务。

    如果这一次取得了突破的话,那么还真是有可能带来非常有趣的变化。

    微型潜艇跟核潜艇配合使用,在特殊的海域把卫星潜艇放出来,在特种作战的场合也许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想法都很好,回头我们跟文冲造船厂那边好好的沟通一下。”

    曹阳没想到自己的那些部下,现在对生产军工相关的产品的兴趣是越来越高了。

    看来这几年美利坚那边不断的打压南山系的企业,不少高管也是非常气愤。

    只要有机会给美利坚添麻烦,大家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

    不断的提升华夏的军事能力,推出各种先进的军事装备,显然就是给美利坚添堵的最有效措施了。

    毕竟这个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你的实力不够的时候,别人想要怎么欺负你都是有可能的。

    而就在南山系的各个企业负责人在讨论着跟文冲造船厂的合作的时候,对方的人在等待曹阳一行人到来的同时,也在讨论着各种合作的话题。

    “向总,从下水之后的各种测试工作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对我们和南山系的企业合作开发的新一代电子侦察船是非常的满意。”

    “它的性能全方位的超越了正在服役的815侦察船,跟正在生产的815A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

    “甚至因为它的出现,815A还没有下水就已经落后了,估计沪东造船厂那边应该会比较郁闷。”

    魏田园作为文冲造船厂的总工程师,可以说是亲自见证了新一代电子侦查船的诞生。

    有了南山半导体、南山设备和启明星科技等南山系企业的协助,这一代的电子侦查船的性能强的不得了。

    对于华夏来说,这绝对是有非常巨大的意义的。

    相关部门也是识货的,就在今天正式的交付新一代电子侦察船的同时,下一批两艘侦察船的订单已经到了文冲造船厂的头上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相关部门准备把这艘船的型号确定为915,可以说是比815完全领先了一代。”

    “就它的综合能力,美利坚的同类型产品都是比不过的,这个情况要是传开了,估计世界又要热闹一会了。”

    向江辉现在兼任着中船的副总经理,本来他是有机会直接去总部上班,不用继续待在文冲造船厂的。

    但是她已经看到文冲造船厂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不管是新产品的推出还是技术实力的提升速度都是要高于其他兄弟企业。

    这种情况下,肯定还有更多的功劳等着自己呢。

    所以他是完全舍不得文冲造船厂总经理的这个位置,准备继续在这里干个几年,让文冲造船厂成为中船旗下举足轻重的工厂。

    要实现这个目的,自然就需要更多有竞争力的型号的产品推出来。

    跟南山系的企业合作之后,向江辉在这方面是完全没有任何担忧了。

    “电子侦察船确实是太重要了,估计吃过几次亏之后,美利坚跟那些盟友就不敢轻易的在我们四周搞演习了。”

    电子侦查船主要负责监控对方舰艇或者潜艇的各种电子信号情报以及光电信息,并且进行分析和预判,功能非常强大。

    例如某一海域正在举行陆海空军的联合演习,一旦对方的电子侦查船出现在附近,那么,海军各种舰艇和潜艇、空军各型战机、陆军各个部队的电子数据、雷达参数等各种绝密性信息,极有可能被对方的电子侦查船获取。

    所以说世界各国在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外围警戒。

    一旦发现对方的电子侦察机或者电子侦察船,肯定会想办法进行拦截和驱逐。

    不过,在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进行驱逐,只能在外围拦截,防止电子侦查船进一步深入。

    就比如在华夏南部海域或者东部海域的一些演习,你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拦华夏的电子侦察船的出没。

    到时候多搞几次演习,那些人的船只、飞机、潜艇、雷达的各种电子信息就被华夏给摸清楚了。

    这在特殊的时候,绝对是可以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的。

    所以魏田园才会觉得今后美利坚那边吃过亏之后,就不敢轻易的在华夏四周搞演习了。

    “建造发展电子侦查船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不仅仅需要造船工作的配合,关键在于各种探测设备和综合分析系统。”

    “仅仅是这些装备,就能把世界大部分国家拒之门外。”

    “以后我们四周的那些邻居,就算是感受到了压力,也很难自己去生产更高水平的电子侦察船。”

    “甚至就是美利坚那边,想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比915更加先进的电子侦察船,也是非常困难的。”

    “到时候我们文冲造船厂在相关部门那边也算是可以扬名了。”

    向江辉在等待曹阳他们到来的过程当中,一点都不觉得无聊。

    一边跟魏田园交换着相关的观点,一边想着这艘船在接下来的活动之中发挥各种威力的表现。

    这实在是一件让人觉得很酸爽的事情啊。

    “要见到曹总可是不容易,借着这一次机会,我想跟他好好的再聊一下第二批915电子侦察船的修建问题。”

    “虽然现在的这一艘已经是非常先进了,但是如果第二艘能够更加先进,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曹总在这方面总是能够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到时候稍微改一改某个地方,性能就能有比较大的突破,我觉得相关部门那边应该是非常期待的。”

    魏田园这些年跟南山系的企业接触的不少,对于曹阳的技术实力也算是有了比较充分的认知。

    这绝对是技术领域的大拿级别人物,不是院士,胜似院士。

    在前沿的技术研发领域,一个正确的研发方向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事实上很多院士级别的人物,他们自己是很少亲自下场去做实验的。

    他们主要是负责一些方向性的把关,下面的人负责具体的落实和验证。

    要是让他们自己去做实验,那才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嗯,这确实是可以好好的问一问。”

    “指不定曹总会有奇妙的点子冒出来。”

    向江辉肯定是不会反对魏田园的想法。

    反正问了肯定不会有坏处,顶多就是也没有好处而已。

    万一真的有惊喜,那对文冲造船厂来说,就真的是天大的喜事了。

    就在两人的闲聊之中,曹阳一行人也到了。

    至于相关部门的代表,也是在差不多时间到达。

    这一见面,自然是各种寒暄。

    潘军带着相关部门的主要人员,亲自介绍给曹阳认识。

    有一些曹阳之前就见过,有一些是没有的。

    整体来说,气氛肯定是一团和气的。

    “曹总,从之前的测试数据来看,你们跟文冲造船厂合作生产的电子侦察船的性能特别的强大,可以非常好的收集对方的各种电磁信号。”

    “与此同时,还具备了比较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

    “不过毕竟不是专门的电子干扰船,有没有可能专门生产一种电子干扰船,让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彻底的让一大片海域的所有电磁信号都被屏蔽?”

    不仅魏田园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跟曹阳交流一下电子侦察船的事情,相关部门那边的领导也是想要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侦查也好,电子干扰也好,显然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试想一下,如果一艘电子干扰船出现在海域,关键时刻直接让对方的所有船只都没有了通信。

    甚至直接把人家的雷达和电子设备都给烧坏了,那能起到的战斗效果会有多大?

    以前,没有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时候,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并且船只在海上行走是非常颠簸的,动不动还会遇到大风大浪。

    那些娇贵的电子干扰设备,很容易就被搞坏了。

    越是大型的电子干扰设备,越是容易受到损坏。

    所以电子干扰设备一般都是装在飞机上,发展成为电子干扰机。

    专业的电子干扰船比较少,大多是把一部分的功能集中在了电子侦察船上面。

    现在有了南山系的企业的参加,这个情况似乎有机会发生变化,相关部门自然是不想放过。

    到时候要是真的研发成功了,那么一艘电子侦察船和电子干扰船一起出动,简直就是可以成为“海上街溜子”,让对手们头疼不已。

    任何让对手头疼的事情,显然都是值得好好的去做的。

    “这个可以好好的试一试,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国防事业做更多的贡献。”

    虽然曹阳也还不确定这个方案最终是不是可以很顺利的搞出来,但是大方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所以他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大家很快就纷纷的交流起各种特殊的想法。

    “曹总,现在的915的排水量只有6000吨,虽然性能已经非常的出众了。”

    “我们想着生产完第二和第三艘之后,是不是可以直接再进一步的研发8000吨排水量,甚至是万吨排水量的电子侦查船。”

    “到时候把电子干扰船的功能也集中在一起,让它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

    船只越大,可以安装的设备自然就越多。

    两艘船只出海,需要协调和准备的东西肯定是比一艘要多的。

    所以魏田园很是大胆的提出了一个继续扩大吨位的方案。

    对于这种专业的军舰来说,扩大吨位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背后涉及到一系列的变化。

    要是真的能够生产出万吨级的电子侦查船,那在海上可就是真的可以随时耍流氓了。

    对此,相关部门的领导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一直到了上午十点钟,正式的交接仪式开始了,大家才停下了各种交流。

    像是这种新舰交付,自然都是有属于它们的固定流程,倒是不需要曹阳操心什么。

    这种事情,各个流程之前都是准备好的,倒也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很快的,这个交付仪式就顺利的完成了。

    第一艘915号缓缓的驶出码头,要开始自己的第一次任务了。

    “曹总,915的第一次正式列装就开始执行任务了。”

    “相关部门用过之后,觉得是好是坏,估计很快就会有评价出来。”

    回去的时候,潘军跟曹阳坐上了同一辆车,把915下一步的一些行动信息跟他进行了共享。

    对于外面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机密信息。

    但是曹阳现在的涉密等级也是比较高了,许多信息他知道了也没有关系。

    “南边那边最近一年折腾的很欢腾,现在有跟着美利坚搞什么演习,确实是要过去好好的侦查一下,也让对方感受到一些压力。”

    曹阳是完全理解相关部门的想法的。

    一方面这是亮剑,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电子侦查船的水平很高,但是具体有多高,又不公布出来。

    另外一方面,也是收集对手的各种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只要信息足够多,以后只要根据一些电子信号就能判断出在某个海域的船只和飞机是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些型号的东西。

    真的发生冲突的时候,这种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相当于对方是近乎半透明一样的出现在己方面前,可以很从容的去制定应对方案。

    “是啊,总是韬光养晦也是不行的。”

    “用电子侦察船这种非接触式的装备去进行对抗和信息收集的话,相对来说不容易让冲突升级,也能让对方感受到压力。”

    “特别是在这个领域里头,美利坚和它的盟友们以前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存在。”

    “现在我们在它们最擅长的领域给予挑战,它们感受到的压力就更加直接了。”

    潘军跟曹阳一样,对于915电子侦察船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表现是充满了期待。

    到时候要是第一次出动就立下了大功,不仅相关部门很光荣,他们这些参与了这艘船只开发的厂家,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毕竟电子侦察船这种东西,除了对使用者有比较高的要求之外,更多的还是要自身的装备性能够先进。

    要不然你就是把全球最厉害的技术人员安排到船上,也没有办法收集到对方的各种信息。

    就在曹阳和潘军回去的时候,915电子侦察船正式的交付给相关部门使用的消息,在系统内也是快速传开了。

    正在生产815电子侦察船的升级版船型的沪东造船厂,自然也是不例外。

    “向总,恭喜你们,那么快就开始进军电子侦察船了。”

    “这方面我们沪东也算是有一些经验,我觉得双方的技术团队是不是坐在一起交流一下,让我们国家的电子侦察船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沪东造船厂的总经理赵林元显然是感受到了915电子侦察船带来的压力。

    虽然电子侦察船这种船的生产数量注定不会特别的多,排水量也不是特别的大,对一家船厂的综合影响不是那么的大。

    但是作为非常特殊,科技含量很高的船型,过往主要是由沪东造船厂负责。

    现在文冲造船厂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并且从赵林元从各方面了解到的信息,对方的技术水平似乎还挺先进的。

    虽然他对这些纸面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是考虑到文冲造船厂这一次是跟南山半导体等南山系的企业合作的,会不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也是不好说。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坐下来好好的交流一下,看看各自采用的技术路线是什么样子的。

    反正大家都是国企,保密方面的问题其实不是很大。

    至于技术专利这个事情,虽然这些年华夏已经越来越重视了,但是涉及到军工产品的布局和相关调整,往往是不大讲专利的。

    比如某个造船厂开发出来了某个型号的重要军舰,但是自己的产能有限,相关部门的需求又比较旺盛,那么把技术资料给到其他造船厂,让它们也加入到生产大军之中,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电子侦察船虽然不存在产能不足的事情,但是赵林元也还是想要好好的交流一下技术。

    要不然到时候他们生产的船只,还没有下水就落后了,那就比较尴尬了。

    “赵总,这一次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向江辉这话一出口,对面赵林元的脸色就忍不住变了变。

    文冲造船厂现在这么不给面子了吗?

    虽然对方这几年在体制内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有种异军突起的感觉。

    但是整体的地位肯定还是不如沪东造船厂的。

    向江辉哪怕是挂着集团副总的帽子,也不应该是这个态度吧?

    真的这么不给面子吗?

    “向总,我相信相关部门肯定也是不希望把有限的资金浪费到一些重复的建设上面吧?”

    “我们双方都在生产电子侦察船,虽然最终交付的使用地点不同,但是面对的敌人其实是比较类似的。”

    “这种情况下,大家坐下来好好的交流一下技术,对谁都是没有坏处的。”

    虽然心中很是不满,但是赵林元也没有勃然大怒。

    到了他这个级别的人物,轻易都是不会发脾气的。

    因为他们知道大部分的事情,其实都不是通过发脾气可以获得解决的。

    “赵总,伱说的道理我自然是懂的。”

    “我觉得你可能是误会我的意思了。”

    向江辉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要是再“调戏”下去,估计对方真的要暴怒了,所以继续说道:“915电子侦察船,虽然是在我们文冲造船厂生产的,但是除了船体是我们设计生产的,上面的所有电子装备,甚至就是燃气轮机都是南山系的企业负责的。”

    “不怕你笑话,这艘船我们就是出了个组装平台,核心工作全部都是南山系的企业做的。”

    向江辉倒是不担心自己这么说了之后会有什么丢人的。

    反正这种事情就算是现在不说,迟早大家也是要知道的。

    说晚了指不定南山系的企业还不高兴。

    沪东造船厂想要过来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应该要去找南山系的企业交流才能真正取得收获。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