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33章 帝王陵墓和海外遗珍1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现在,我们来到封建帝制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

    清朝皇帝集体扎心:你可以介绍短一点的,比如把最后一个朝代去掉。

    “后面的时代看来没有皇帝了,难怪这女子说话如此大胆。”玄烨还算冷静,尽管早已猜到,仍旧不免伤感。

    【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在被康熙皇帝废除人殉制度之前,一直有人殉。】

    【满族祖先是女真人,早期常用奴婢、鞍马来为死者殉葬,入关以后继续沿用,并且扩大到妻妾、宫女、奴仆,甚至是臣子。】

    "女真!很好,竟然就是女真!"万历皇帝朱翊钧躺不动了,对着天幕第一次露出感激。终于找到你了,未来夺走大明江山的敌人。

    “来人,传令北方将士,注意女真动向!”朱翊钧第一次主动走出后宫,急吼吼去内阁下令。内阁大臣们看到这么个大活人自己走出来,都惊呆了,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

    等到朱翊钧重复一遍,大臣们才激动起来。

    感谢天幕!感谢天幕!

    皇帝总算出来干活了!

    但,这才只是个刚开始。万历皇帝到底能不能勤政,有没有实力,这个时期北方的军队还能不能打,哪怕是天幕也不确定。

    努尔哈赤,正是在万历四十四年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权,自立为汗,建元天命。

    两年后,就会提出七大恨,正式开始反明,然后在萨尔浒战役中大败明军,势力进入辽河流域,之后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迁都辽阳。

    这一世有天幕的提醒,在努尔哈赤还没彻底统一草原前就被万历皇帝注意到,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完成统一。

    【满族人殉葬的过程十分残忍。】

    【男子死之前,指定一名妾殉葬。殉葬者不能推辞,必须心甘情愿的接受从死的安排,也不许哭泣,盛装打扮坐在炕上等待主妇带人来拜谒。到了时辰,就用弓箭将其射死。如果不肯殉葬,就会直接把她勒死。】

    吕雉冷笑,直言不讳: “又要把人逼死,又不许人怨恨,后世的男人还真是恶心。”

    刘邦故意唱反调: “这说明舍不得爱妾,生死相随嘛。”

    吕雉冷冷瞅了他一眼,突然笑了: “既然你这么

    想,不如等你驾崩,把你心爱的戚夫人也带上,生死相随嘛,你说是吧?"

    “咳咳不用不用,大汉不搞人殉这套。”刘邦直接认输,说不过说不过。吕雉冷冷哼了一声。

    知道就好。

    如果大汉真有人殉,那事情反而好办多了,刘邦一死,直接把戚夫人送下去继续陪他,多省事。

    不过比起一个小小的戚夫人,她更在意大汉,刘邦打天下,她也没少出力,大汉也是她的心血。为了大汉的名声,不能开人殉的头。

    【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是清皇室最早用人殉葬的,在她去世后,努尔哈赤悲痛万分,让伺候孟古哲哲的四个婢女全部杀死生殉,并且用牛羊一百只为她祭祀。】

    【后来努尔哈赤去世时,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阿济格格、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也被殉葬,同时殉葬的还有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札。

    不过那时并不是必须要正妻殉葬,阿巴亥的死是贝勒们夺权的结果。皇太极等四大贝勒伪造先帝遗言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是清初人殉中地位最高的殉葬者。】

    已经登基为清太宗的皇太极对上大殿下多尔衮仇恨的眼神,暗道要糟。

    他们当年逼死阿巴亥也不容易,当时阿巴亥三十七岁,多尔衮和多铎分别领有正白旗和镶黄旗,势力强大。若非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他皇太极四大贝勒一起联手,逼死阿巴亥也没那么容易。

    【皇太极死的时候,他的两位奴仆自愿殉葬,其他妃嫔宫女并没有要求殉葬。】

    【不过皇太极时期,蒙古尔泰死时,大福晋要殉葬被皇太极拦下来,最终以剪发脱珥来代替殉死,这说明这个时期满足已经有用剪发脱珥来代替殉葬的先例,与春秋时期用陶俑或者木俑代替人殉是一样的。】

    【但是当时还有乌拉福晋和侍妾殉葬,皇太极默许了。说明他并不是真正想废除殉葬制度,只是出于遏制日益奢侈的丧葬之风】

    多尔衮冷笑。

    逼死他的母亲时就要人殉,轮到自己死了就舍不得让自己的妃嫔人殉,皇太极什么目的很明显了。

    不过是为了削弱自己罢了。

    【清朝入关中原后,最大一次的人殉就是董鄂氏的死,就跟朱元璋为儿子朱标选了一大

    批殉葬者一样,福临为董鄂氏同样选了一大批殉葬者。命令太监和宫中女官三十人赐死殉葬,还亲自为她守陵。这三十人的殉葬规模已经超过了清朝历代皇帝。】

    【不过比起朱元璋为朱标,顺治帝都算仁慈了。】

    朱元璋脸色阴沉如暴风雨即将来临。

    天幕竟然拿他跟抢他天下的满清比,而且还是夸蛮夷贬低他!这还是汉人吗!再一听到朱标死在他前面,朱元璋心里一个咯噔。他的标儿,怎么会死在他前面?

    【后来福临深情到想出家,被孝庄太后阻止,替换成太监为替身出家。福临还经常去寺庙,跟方丈说觉得他与佛法有缘还是想出家,看到这里觉得挺讽刺的。

    杀戒是佛家五戒之中的根本戒之一,佛家首先就是不能杀生!不能造杀孽!你刚刚殉葬害死那么多人,跟方丈说你跟佛法有缘?

    如果不是你是皇帝,换成现代,要么是方丈报警,要么是武僧伺候。】

    大唐时期,长孙皇后皱起秀眉: “这皇帝太虚伪了,一边殉葬那么多人,一边还想出家修佛,哪有这样信佛的?"

    李世民笑着拉起长孙皇后的手: “那说明他不如观音婢虔诚心善。”长孙皇后反手抓住他的手: “日后我若是先走,陛下可千万不要学他。”“当然不会。”李世民笑得很轻松。

    但此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在长孙皇后病重时,一向不信佛的李世民开始到处求神拜佛,大修寺庙为长孙皇后祈福,光是废寺就修复了392所。

    帝王的爱十分明显,爱在哪里,偏爱和权力就在哪。

    虽然历史上评价长孙皇后是贤后,不干政,但其实根据史料,长孙皇后住处有东宫的丽正殿和太极宫的立政殿两个地方。

    丽正殿是东宫正殿,长孙皇后生李治就是在此;

    立政殿在太极宫的位置,太极宫就是李世民处理政务的前朝宫殿,不属于后妃后宫区域,也就是说长孙皇后可能长年同李世民住在立政殿,可以陪着李世民一起讨论、处理政事,是有接触朝政的机会。

    以李世民的开明和唐初的风气,哪怕分权给长孙皇后,也并不奇怪。

    【不过整体来说,清朝殉葬者并不多。

    除了福临为董鄂氏殉葬三十人,努尔哈赤死后三人从殉,皇太极死后二人从殉,福临死后二人从

    殉,多尔衮死后一人从殉。也不再是局限于女子或者后妃,多了男□□仆、侍卫、大臣等。】

    就凭这个,还是值得一夸。

    对比一下汉人统治者朱元璋,真是好太多。

    荆咕也就越发不理解,朱元璋是跟女人有仇吗?不但要女人殉葬,还是大批大批的女人,既然讨厌,又要很多。

    【直到康熙时期,汉族官吏朱裴上谏陈述殉葬制度的弊端,认为殉葬制度是极其残忍的,康熙皇帝准奏,下旨严禁殉葬。

    虽然这道旨意并没有触及到皇帝和亲王贝勒等高等贵族,但是帝王死后的殉葬制度从此后基本退出舞台。】

    【让我们说:谢谢老朱,谢谢老康!】

    朱裴听到天幕点名夸奖,激动地胡子都颤抖了。朱裴的名声并不好,不过不是因为是奸臣。

    相反,他进士出身,文采斐然。后来任河南禹州知州时,打击强盗,政绩突出。后任职刑部员外郎,广东道御史,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地方官对他又恨又怕,私底下叫他“朱蝎子”。但他的确是一名正直的好官。

    因为这一次的仗义执言,朱裴能青史留名,也能天下扬名。

    【因为明清时期皇室倡导宫人殉葬,民间以皇室为榜样,出了很多“殉父” “殉母” “殉节”的行为。】

    【明朝以前,从周朝到元朝,殉节总共1231人,烈女628人。明清时期剧增,明朝节妇27141人,烈女8688人,共计35829人;清朝节妇9482人,烈女2841人,共计12323人。】

    【而这些数字并不准确。明朝末年,政府经济困难,把赏赐节妇烈女的米粮、牌坊竟然几人份合在一起,记录上应该也有影响,只会更多。】

    “三万多人!”刘彻哪怕不如桑弘羊懂经济,也知道接近三万六千人的重要性。"三万女人可以生多少人丁了!"

    有人丁意味着有更多人纳税,更多人种地,更多人当兵,更多人去打匈奴……

    刘邦也心疼死了,汉初人口凋敝,知道总人数才多少吗?

    因为秦末战争导致的大量人口死亡,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

    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即位时,西汉人口也才上升到5000多万。而到了汉朝末年三

    国时期,因为战争加上瘟疫,三国总人数加起来也才800万人口。

    想想这1300多万人口中有三万六千人殉葬,刘邦恨不得到朱元璋面前抢人:你不要你给我啊,殉葬殉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荆咕也忍不住发出灵魂提问:【朝廷这么鼓励殉节,你们是嫌弃人口太多是吧?】

    “大清竟然也有一万两千多人!”玄烨很不满。

    顺治帝入关时期,人口只有1063万。到了康乾盛世时期人口暴增到1亿8000万,清朝宣统年间达到了3亿4000万,后面更是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4亿5000万。

    但是目前,连一亿人口都还不知道在哪里。

    玄烨接手了顺治帝留下的烂摊子,人口依然只有一千多万,还在到处打仗,正是最缺人的时候。"民间不许殉葬,这股歪风邪气必须制止!"

    前朝已经废除人殉,是在满清入关之后,殉葬之风重新兴起。下层百姓向往着上层贵族的生活方式,便也学着贵族殉葬,想着死后能过上富贵日子。

    除此之外,还有明清都崇尚理学,提倡三纲五常、对女性的压迫更强有很大关系。

    【很多女子死亡并非自愿,有的是从小受到贞节思想教化,有的是在社会舆论、家族甚至父母的压迫下被迫殉葬,甚至还有父母族人直接动手。】

    “家里出不起服役的,你就行行好,替你叔伯去死吧!”凶神恶煞的公婆在儿子死后,不顾儿媳还在养育年幼的孩子,带人直接闯入儿媳的房间,还带着结实的白绫,不顾儿媳的抗拒和惨叫,直接缢死儿媳,再把她挂在房梁上伪造成自杀守节。

    刚死了儿媳,公婆一家人又欢欢喜喜去禀告官府,官府根本不去查验儿媳是否是真的殉节,直接记录名字,赏赐米粮,登记准备建造牌坊。

    ——明朝时期对节妇的赏赐之一,就是可以免除家里的徭役,并且发放米粮、建造牌坊。等到回到家,对家里亲眼看到母亲被缢死的女孩也丝毫不在意。

    "丫头片子不值钱,卖了算了,家里快断粮了,卖了换点米粮。"

    曾经,女人是在乱世才不值钱,但那时人命如草芥,谁都是人不人鬼不鬼。

    到了明清时期,女子才是真正变成了货物,没有行动自由,也没有了生存价值。女婴被

    溺死、被典卖的记录与女子殉节记录一样,比前朝高出许多倍,男女比例大幅度失调。

    【还是老康好,比他爹清醒,废除了人殉。

    除此之外,清朝统治者虽然动不动文字狱很讨厌,闭关锁国很愚蠢,打压汉人最后打得亡国了很傻逼,但是在缠足上也很清醒,从头到尾就没支持过缠足。】

    【康熙皇帝不止是废除了人殉,还对自己的每个妃子都很关心。在自己年老之后为每位后妃的晚年都做了安排,允许有儿子的嫔妃年老后到儿子们的府上居住,这一安排打破了皇帝驾崩后妃子们在宫中孤独老死的惯例,十分人性化。】

    朱元璋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后面的满清皇帝对自己嫔妃这么关照,显得他多冷血,明明他对自己嫔妃也很好。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后宫的嫔妃心里更不是滋味。

    原来不是所有的帝王对自己嫔妃都如此薄情,生前各种约束,死后还要共同赴死。

    原来嫔妃见儿子不需要这么困难,还可以跟儿子同住。

    真好,她们宁愿去儿子府上含饴弄孙,也好过在后宫里整日提心吊胆。

    【此外,满族本是火葬,从康熙皇帝开始改为土葬,这也是满族正在汉化的象征。他也是清朝入

    关后第一个用棺椁土葬的皇帝。】

    【同时康熙还开创了先例,其他皇帝一般一定先葬皇帝,如果皇后先死要停灵其他地方。但是康熙开了先例,康熙开创了先葬皇后、后葬皇帝的先例。】

    【所以景陵先安葬的是他的元配皇后,青梅竹马的赫舍里氏。】

    荆咕并不是清粉,也不喜欢清朝的文字狱和很多政策。

    但是在看到康熙的许多措施,还是不得不承认,康熙是一位非常优秀、相对清朝后期帝王比较开明的皇帝。

    【此外,景陵里葬有48位妃嫔和康熙的十八子,这些都不是殉葬的,而是因为康熙十分长寿。他是历代帝王里在位期间最长的,足足在位61年。】

    在位61年!

    “哈哈哈哈!”玄烨十分高兴,他竟然如此长寿, "天命在我!"

    br />

    而他们原本有各种心思的儿子们,一听到“在位61年”,齐齐偃旗息鼓。

    还斗什么,父皇在位61年,自己先想办法也活那么久吧,谁知道会不会跟朱标一样,活得还没父亲长。

    【可惜的是,康熙的景陵在死后命途多舛。】

    【光绪三十一年,景陵突发火灾,大火烧毁了隆恩殿、左右配殿等大部分地面建筑,直到宣统年间才完成重建。起火原因扑朔迷离,怀疑是守陵人故意纵火,目的是为了偷盗隆恩殿内的祭祀宝物。

    后来,雷击再次引发大火,景陵再次被烧。景陵内的大碑楼被毁,雍正帝御笔亲书的两块神功圣德碑被毁。】

    “守陵人故意纵火?”雍正时期,胤植立刻严肃起来。“但是宣统年间又是什么时候?”

    如果隔得太远,他也鞭长莫及。

    但可以从现在开始提防起来。汉武帝的茂陵也曾经被守陵人盗墓,守陵人才是最了解、也最接近帝王陵的人,最方便动手的人。

    【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政府无暇接管,清东陵成为三不管地带后,土匪头子王绍义纠集杨芝草、穆树轩等人,带着军火,开始对清东陵内的陵墓展开疯狂狂轰滥炸,炸开盗洞盗掘景陵。】

    【而这还没有结束,盗墓贼盗完之后,盗洞还没有填上,外面的雨水和地下水渗透进来,把老康的尸体泡在脏水里.…】

    【后来,虽然专家想办法把盗洞填上,但是地下水没办法排出。天可怜见,老康一个草原民族来的人,死后变成了海洋民族..…】

    “砰!”

    刚刚还高兴的玄烨愤怒地一掌拍在龙椅上。

    泡在脏水里!

    他甚至怪不了后人,因为听天幕的语气,后世对他也很推崇,不至于毁墓。反而是战乱时期,自己的墓被炸开,谁都顾不上。

    【清朝末年,被盗墓的皇帝太多,相关盗墓故事大家应该也都知道。】

    【乾隆帝大家都知道,除了喜欢到处给名画盖章,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一生写了四万首诗结果只有一首诗出名的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说到盗墓,他也有几件趣事】

    【第一件趣事,是他盗别人的墓】

    【民间传说,他想修陵墓时,金丝楠木

    年份不够久不够大,乾隆帝便去盗了明成祖朱棣的墓,这件事是真是假?】

    朱棣:???这名字一听就是蛮夷,果然该死!

    后面皇帝不是要修缮前朝皇帝的帝王陵吗,从他父亲到他,谁不是兢兢业业修缮宋皇陵,竟然还有盗前朝皇帝陵墓的,你穷得自己修不起吗?!

    【好消息,是假的】【史书记载,他想借口修葺明成祖的墓“借”金丝楠木,但是被大臣拒绝了】

    朱棣松了口气。

    还好大臣有节操。

    心情复杂,那时定然是有汉人臣子,还算尊重汉人祖宗。

    【坏消息,明成祖没遭殃,但是别人遭殃了。这个别人是谁呢,嘉靖帝】【就是那个把明太宗朱棣庙号改为明成祖的嘉靖】

    一个大喘气,把众多皇帝的心吊的七上八下,尤其是刚刚还在幸灾乐祸马上轮到自己遭殃的嘉靖。

    朱棣终于听到庙号被改的原因,气得直骂不肖子孙活该。

    【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年,即1787年三月,乾隆帝巡查明十三陵】

    【乾隆帝对着明十三陵多处被毁拍案大怒,严厉斥责对明陵保管不周是对前朝帝王的大不敬,祭拜回来后立刻下旨修葺明十三陵。但是很可惜,大臣们严厉斥责,拒绝了这个提议。】

    【明成祖的名头太威风,乾隆帝不能挪用,但是又缺木材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乾隆盯上了另一个倒霉鬼,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长陵。】

    【乾隆前后两次修葺明十三陵。嘉靖皇帝的帝王陵越修越小,乾隆帝自己的裕陵越修越大,你们猜是怎么一回事?】

    朱厚熄:气死!还能怎么回事,偷朕的木材去修自己的墓!

    弘历:朕没有!朕说了没有就是没有!修墓只是为了满汉团结,为了促进文化交流!

    【据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坟墓本身就超出规制许多,乾隆将墓中木材改小,规制与其他明帝的规制拉近,外人也没看出不对劲】【现代考古学家从乾隆皇帝的裕陵中的确发现了明朝帝王陵中的木材,可见传闻为真】

    朱厚熄:无耻小人!

    弘历:无耻考古学家!竟然敢挖朕的墓还造谣!

    【后来,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清东陵民国时被孙殿英用火药炸开盗墓,尸骨都散落的拼不

    起来,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朱厚熄:哈哈哈哈!无耻小人糟报应了!

    弘历: “谁是孙殿英!朕要诛他九族!”

    和珅连忙安慰他: “陛下喜怒,息怒。只要现在找到孙殿英的前辈,就可以避免此事。”

    【其实乾隆借木料之事史学家是有争议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和珅后来被抄家其中一条罪名就是僭越,他的府邸上有一座完全由金丝檀木搭建的厅堂。和珅作为乾隆宠臣都有那么多金丝檀木,乾隆自己会没有吗?】

    弘历缓缓看向一旁正在伺候的和珅。

    府上有一座金丝檀木搭建的厅堂?连他的皇宫都没有,和珅竟然有?

    和珅“噗咚”一声跪下: “陛下,奴才我……我…”

    【但是另一点,是嘉靖皇帝的陵墓规制的确越修越小】【所以,要么是豆腐渣工程,要么是偷梁换柱】

    弘历会承认自己给前朝皇陵修陵墓弄什么一听就不好的豆腐渣工程,还是会承认偷盗了前朝帝王陵的金丝檀木?

    都不会。

    所以弘历只会恼羞成怒,转移自己的愤怒,指着和珅大骂: “你这狗奴才!竟然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来人,把他拿下!"

    【乾隆真得不知道和珅贪污吗?我相信乾隆能在位60年,当太上皇还稳稳把持朝政多年,从来不是蠢货。他知道。但是和珅会办事,忠心,以帝王御下之术来看就是能臣】

    【但是乾隆一定没想到,和珅这么能贪污,直接贪了四个国库】

    【和珅还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以为天下专门供给皇帝的贡品一定是最好的吗?不,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最少,最不稳定的。万一皇帝想要,你拿不出来,就是大罪。所以一般贡品都是产量最稳定的。而最好的珍稀品,一般是给权臣,比如,和珅】

    各朝皇帝齐齐感觉中枪,意味深长看向了各自的权臣。

    刘弗陵看向霍光,霍光十分坦然。

    随便看,他是权臣,又不是奸臣,坦坦荡荡。

    最后反而是刘弗陵默默收回视线,罢了,霍光还是对大汉很忠心,很能干,就无所谓了。

    />

    刘彻感觉第一个中枪。

    茂陵被盗,那些修陵的臣子没有趁机发财吗?刘彻气得鼻孔喷气: “查!给朕查!”

    【第二件趣事,就是乾隆皇帝自己的裕陵被盗了。】

    【裕陵其实在修建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渗水,到清朝末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清东陵后,开始盗窃二陵】

    【其中,柴云升和韩大保盗窃裕陵,用炸药进行爆破。而当石门被炸开后,门下正压着乾隆皇帝的棺椁。】

    【原来由于地宫进水,棺椁被地下水运走,一直漂到了门后。】

    弘历咬牙切齿: “孙殿英!柴云升!韩大保!”他一定会把这几个人名记下来,代代相传,就不信后世的皇帝不能提前弄死他们。

    纪晓岚上前提醒: “陛下,后世的军阀管不了,但是现在的渗水可以改改。”

    弘历欣赏地看一眼纪晓岚,没错,裕陵还有得救。

    而且天幕既然提到了盗墓贼用得是火药炸开,他一定会加固陵墓大门,让火药再怎么炸也炸不开!

    【最后,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墓被盗。】

    【因为已经是帝国余辉,最后的末日,慈禧太后死后仅仅20年就找到开棺暴尸的惨痛遭遇,陵墓被挖开后慈禧太后的尸体也被拖出棺外暴尸。】

    【下手的依然是孙殿英,据说当时慈禧太后的清东陵被盗后,国际震惊,他为了压下事件,把许多慈禧陵墓中的宝物分别送给一些国府官员,不仅没有被惩罚,反而还得到了庇护一路官运亨通。可以说是踩着清朝帝王们的尸体往上爬。】

    玄烨连连摇头。

    他的祖母孝庄太后是女中豪杰,在父亲沉迷情殇无心朝政时,全靠祖母撑着。大清能顺利过渡到他的手上,祖母功不可没。

    然而这位慈禧太后明显是无力挽回大局。

    他还不知道慈禧太后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操作,只以为是一位比较平庸的太后,除了同情被盗墓,更多的是悲哀。

    大清大厦将倾,没有人能力挽狂澜,难怪最后彻底没了帝王。

    【清末时期,大量的文物流向海外,其中就分来自地上的故宫、圆明园,和来自地下的,比如帝

    王陵墓。】

    【根据我国文物学

    会不完全统计,从英国发动对华战争开始,流失海外的文物超过1000万件。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华夏文物近3万件,它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华夏文物的展厅,长期公开陈列展示的文物约2000件,还有大量的精品在仓库里因为保存不善不见天日。】

    天幕放出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看着满满当当的华夏宝物,大家感受到的不是荣耀,而是耻辱。

    竟然这么多,这么多!

    这还只是展出的完整的部分,还有收藏起来的、损坏的部分,那得有多少。

    这是从华夏的土地上抢走的,抢掠的过程中,又损坏了多少陵墓和宫殿?

    玄烨恨恨地一砸桌,他的子孙竟然如此无能,祸害了整个华夏!

    【英国博物馆还存有不少来自圆明园的文物。毕竟,英法联军是火烧圆明园的凶手,先抢,后烧,很符合这个强盗国家的一贯风格】

    【英国大英图书馆中收藏华夏珍贵文献约6万余种。除此之外,英国剑桥的菲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等,都藏有大量华夏文物】

    “圆明园!朕的圆明园!”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雍正出奇愤怒了。

    圆明园是康熙时期建的,是赐给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祺。因为景色华美,也被叫做“万园之园”

    可惜,这“万园之园”被英法联军又抢又烧,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

    当天幕放出圆明园的遗址,再放出圆明园那些被抢走的文物,雍正心口一痛,捂着胸口狼狈坐在榻上。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西洋楼十二生肖兽首、圆明园夕阳怀表、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安佑宫缠枝花卉盖盒、道光帝喜溢秋庭图.…

    康熙帝、乾隆帝、道光帝集体被创。

    子孙无能,不但帝王陵被挖,连自己昔日的宝物还被盗到海外,流落在异国他乡,简直是耻辱!【火烧圆明园的另一个凶手,法国,收藏质量最为上佳。】

    【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华夏文物大约3万件以上,有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瓷器,陶瓷器足足多大12000余件,是海外各大博物馆之首。还有红山文化的软玉,西汉的玉雕白玉虎,都是珍品。】

    【除此之

    外,还有大清万年地图,唐朝绘画和万余件敦煌文物,北魏的绢写本,隋朝金写本,唐代丝绣本、金书等。】

    “废物!大清地图都被人给抢了,无能废物!”玄烨除了骂人,还觉得有些无力。

    虽然他知道每个王朝最终将会灭亡,但没想到大清灭亡的如此难看。

    他该怎么办,才能避免再次落入这样的结局?

    天幕既然提醒了大清,还能为大清带来什么好得变化吗?

    【美国收藏的绘画最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近500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收藏有1200余幅。

    其中有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最为珍贵,西汉晚期的墓室壁画《上林苑驯兽图》、北汽《校书图》的宋代摹本等,也都极为珍贵。】

    "上林苑驯兽图!墓室壁画!”刘彻原本听得直皱眉,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 “这该不会是从朕的茂陵里扒的吧!"

    刘彻越想越觉得可能。

    天幕特意夸过汉朝帝王陵里的壁画,那说明他们的壁画在后世很受重视,很有价值。

    同时,也很容易被盗被卖!

    “这群蛮夷,朕灭不了他们,朕去灭了他们祖先!”刘彻痛心疾首,把打西边东边集体记在自己的记仇小本本上。

    打匈奴第一,等打完匈奴,一个个收拾!

    【我国镇国的敦煌藏经洞文书,在国内仅存2万件,在国外多达31700件,藏有英国的约13700件,藏于法国的有6000件;

    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约20万片,流失海外的有2.67万片,遍布欧美亚洲,其中日本最

    多,藏有1.2万件。】

    【哎。】

    荆咕一声叹息,叹得帝王将相平民集体悲伤了。最怕的不是自己没有,而是明明有,却因为太弱小被人欺负,被人抢走了。

    “这些蛮夷之国简直跟山里的强盗一样,没有任何理由,说抢就抢,完全不讲道理。”有村民想起附近的山贼土匪,一口唾沫唾在地上。

    “我看跟那匈奴更像,又抢东西又还杀人。”住在边境就是这个不好,什么都乱,山贼也抢,匈奴也抢,生死完全不由自己。

    【现如今多少文物想参观学习,只能去国外。

    】【而最可恨的,是还不愿意好好保管。】

    【比如美国展览我们的瓷器,竟然是布置成餐厅,没有任何阻拦可以触摸甚至使用。我们的唐三彩马直接放在大厅里,明朝红木衣柜同样是随意放在展厅一角,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美国藏有我国最多的绘画精品,其中就有来自各个寺庙的壁画,比如广胜寺壁画。

    但是,他们同样没有好好保管,发现毁坏了之后也没好好修复,竟然用现代的化学颜料按照自己喜欢的配色重新涂颜色,让好好的佛像笔画变得面目全非。】

    天幕放出美国各个博物馆的壁画,都是被美国的所谓“专家”简单粗暴用现代化学颜料修复之后,五颜六色的丑陋模样。

    本来画风不一样,颜料也不考究,更不用提技法,根本没有。除了辣眼睛,没有任何审美。

    连一向被后世人损为农家乐审美的弘历也在嫌弃: “好丑。”

    他宫中也不是没有西洋画家,也没丑得这么辣眼,这美国人是什么没文化没审美的国家?

    【美国是因为没文化所以对所有的文物都这样吗?】

    【不是的,美国只有两百年的文化,就这样,把他们家产自1980年代的椅子宝贝的放在玻璃展柜里,还有各个90年代的女明星的衣服,都在玻璃展柜里好好保管着。】

    天幕放出美国的“文物”,椅子,晚礼服,被放在博物馆当展品。隔着玻璃,都保护的很好。从外形看,除了旧了点,时光丝毫没留下任何痕迹——毕竟也没经历多少时光。

    再想想美国展览秦朝兵马俑时,连防护栏都没拉,就可以看出态度差。不是不懂保护,而是根本不在意。

    自己国家两百年的文物都是宝贝,其他国家几千年的文物坏了也无所谓。弘历都惊了: “这也算文物?”两百年不到的椅子算文物的话,那谁家还没点传家宝了。

    【民国军阀割据的时候,外国人垂涎文物已久,便怂恿军阀盗墓,用军火物资作为交换。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佛像没有头颅,就是在那个阶段被军阀和外国人联手破坏掉的,当时一个佛头换一条枪,军阀为了得到更多枪支,挨个石窟砍头。】

    当国破家亡,人都活不下去,更没有人在意佛像。

    佛像庇护不了世人,也庇护不了自己。

    佛头对于

    军阀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换枪支,至于信仰和报复什么的,佛像都倒了,还谈什么神鬼。

    【1925年,欧美几国成立了“国际展览联盟”,他们还出了一个宣言,叫做:《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宣言》,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

    【博物馆一方面不承认目前对他国文物是非法占有,另一方面辩称文物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文物收藏不应该有国家之限,文物收藏在他们这里比在原来的属国保管的更好。】

    嬴政淡淡地对扶苏道: “朕看六国的宝贝也是这么个看法,都是我大秦的,大秦能更好的保护它们,比在六国更好。”

    扶苏渐渐悟了些什么。

    原来这就是王者的霸道吗?

    【听起来很大义凛然是不是?连我们的华夏同胞都相信了,现在动不动在网络上说还好在国外,不然在国内保存不到现在。

    且不说脑残网友隔着千里都有气死人的本事,先说这话是他们的真心话吗?】

    【不是。】

    【二战时,希特勒洗劫了欧洲文物,自家文物被抢后,西方马上就翻脸跳脚了】【法国,火烧圆明园的主谋之一,没少抢华夏文物。但听说自家卢浮宫被抢后,哪怕戴高乐连军

    队都没了,立刻哭着喊着请英美协助,要求组建文物追回小组】

    【而欧美什么反应,这时候要说什么文物是全人类的吗?】

    嬴政问扶苏:“你信这话吗?”

    扶苏果断摇头: “我不信。”他是仁善,他又不傻。

    自己是强者才可以用几句话糊弄别人,如果是弱者敢这么糊弄强者,强者第二天就敢提着剑上门砍他脑袋。

    就像秦国,向来都是他们糊弄别人,六国哪里敢糊弄他。

    【欧洲本就是一家亲,王室各有联姻,这个时候同仇敌忾,各大博物馆派出专家,挑选精英士兵当护卫队,费尽千辛万苦把文物运回来,后来还根据这段历史拍过一部电影。】

    【听起来是不是很伟大?但是一涉及到受害者是华夏、受益者是他们自己时,完全变了嘴脸。】

    【最后只有维克多·雨果为圆明园鸣不平,他写给法国媒体一封公开信,信上说: “我们自称是文明人,称他们

    为野蛮人,那就是文明对野蛮犯下的罪行。”】

    “两百年的国家也敢自称文明人?”刘彻不知道那美国人实力如何,但是很明显,脸皮厚度很强大。

    【可是谁文明谁野蛮?】

    【我们五千年文明,我们成为世界文化中心的时候,许多现在的强国还过着原始人野蛮的生活。】

    【所以,谁落后,谁才会是强者口中的野蛮人。】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还要被骂,还要被诋毁是野蛮人,这惨痛教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会,也不应该忘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